![]() |
|
|||
天津北方网讯:雪后良好的空气质量好景不长,“没完没了”的雾霾天气又回来了。昨天记者登录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环境状况实时发布系统,17个监测点位PM2.5依然为首要污染物,AQI(空气质量指数)有15个站点都在200以上,达到紫色重度污染的级别。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持续提升,昨天记者获悉,本市将在空气质量环境状况实时发布系统基础上继续完善,到2015年再新建提升改造一批空气自动监测站,向市民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空气质量信息。
空气差原因一:下雪时间短风力小
记者在本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看到,17个监测站点中有15个监测站点全部变成了紫色重度污染,只有第四大街站点和新华道站点为红色中度污染,AQI(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186和198。而PM2.5最近一小时浓度均值最高点位出现在航天路,达到283微克/立方米。
为什么雪后空气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下雪后一般情况下都是静风,雪只能对固体颗粒物等污染物起到吸附的作用,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污染物并不能立刻消散。降雪持续时间不长加之津城的风力不大,因此未能使空气质量彻底改善。相信一场强冷空气的到来,会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空气差原因二:路堵车辆尾气浓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表示,造成PM2.5浓度上升不仅与天气有关系,受人类活动排放影响也很大。下雪了,外面道路肯定不好走,所以堵车时间就会变长,大量的机动车走走停停,空转等候,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尾气不断排放,空气质量也受到影响。
据悉,本市将科学调整、完善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点位,在市区、滨海新区以及主要生态功能区及涉农地区新建、更新改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或子站,有的地区将建设激光雷达监测站和交通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站,增设灰霾、细粒子、非甲烷总烃、挥发性有机物、臭氧、重金属等监测项目,完善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系统。同时,本市还将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国控和市控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备;建设污染源人工监督性监测网络,健全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监测能力;建设恶臭多重污染源识别体系。提高环境应急和预警监测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开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判别、事故跟踪、信息发布等项工作。
针对近期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本市将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确保监测设备稳定运行。据了解,环保部门将建立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的值班制度,加强对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维护和巡检,保障监测设备稳定运行,同时将制定并完善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根据污染级别,建立响应机制。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以上级别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限制或停止重点污染源排放、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扬尘、限制机动车行驶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动,切实减轻污染对市民健康的不利影响。(记者张鸣岐 实习生刘诗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