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市民围观刘园祥音法鼓表演。本报记者杨雪菲摄 通讯员刘媛媛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2013年北辰民间花会拉开大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园祥音法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议高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穆派戏法、随驾狮子等十几道传统民间花会轮番上演。
今年花会表演在龙顺度假庄园举行,昨天16:00,花会表演正式开始。王秦庄同议高跷开始表演,周围迅速围起了人墙,十几位演员身着彩衣,脚踩高跷,“翻身下腰”“劈叉过人”“扑蝶翻身”“摔叉”等高难度动作,表演如行云流水,喝彩声掌声不断。北仓镇王秦庄同议高跷会始建于1912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2010年同议高跷会这一民间花会被列入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刻,刘园祥音法鼓一行人抬着轿辇、风灯、门旗等,敲着鼓点健步走来。90岁的负责人魏祥云说:“刘园祥音法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现在使用的这面鼓都一百多岁了。现在我们将这项传统的民间花会重新展现给人们,让大家都了解这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高的舞台上正在表演“腹内翻丹”。71岁的王武是国内为数不多掌握穆派戏法“胆、剑、豆、环”四项绝技的“高人”。他表演的《腹内活鱼》曾在第三届中华民间绝技邀请赛中荣获金奖。此次表演他还带来了吐火、罗圈献彩等精彩的传统穆派戏法。
记者在现场碰上一对家住河东区大王庄的老年夫妇,他们一大早就赶了过来,将庙会仔仔细细地逛了个遍。他们兴致勃勃地说:“过年的这几天,走亲戚、访朋友,实在有些累了。听说这边举办庙会,我们想来凑凑热闹。这么多漂亮的花灯,装点的特别有年味儿,还有很多特色小吃,最让人叫绝的要说是这些花会表演了。”
他们还告诉记者,四十年前,他们年轻的时候看到过这类民间花会,这些年来市里已经很少见了。时隔多年再次看到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表演,那种心情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庄园办公室主任王铁生说:“今天一共是十套花会表演,都是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次庙会,近百道民间花会表演从初八开始亮相,将持续到正月十五。”前来观看灯盏的农民殷佳玉就住在附近,今年已经66周岁了。他打初六开始就天天到这边来逛庙会。他说:“现在过年不比往年,我们岁数大了,不喜欢坐在家里,每天出来遛遛,又开心又健康。”
据了解,北辰区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国家级1个,市级8个,区级9个。北辰区积极深入挖掘、整理、申报,成立非遗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帮助这些项目搞好培训和传承。(记者杨雪菲谷菲通讯员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