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图为百年垂柳。刘 超摄 |
天津北方网讯: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的特殊象征与见证,堪称绿色的“活文物”。近年来,本市为保护它们,下了不少工夫。昨天,记者在长虹公园采访,特意找到这里的“树王”——10余米高、树径达50厘米的百年垂柳及其两位“全职医生”。
“树王”有“全职医生”
“树王”位于长虹公园西门附近,它的树干粗壮,一个人根本抱不过来。春寒料峭,枝丫尚未吐绿,但整体造型仍然透出苍劲的壮美。一阵风吹过,枝条随风摇曳,吸引游园市民不时驻足观望。常年对树王进行养护的两位专家,一位是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80后”陈剑,一位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园林养护工作的庞书行。在采访中,陈剑告诉记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长虹公园,树王就是游客眼中的宝贝。以前经常有市民把红绳扔到树干上,图个好彩头,最多时有上万条红绳在树上。不过,这影响了大树的成长,现在被禁止了。”
“望闻问切”养护古树
记者看到,长虹公园在“树王”周围设置了直径接近10米的圆形景观围挡,围挡内密密麻麻地栽植了一圈紫叶女真,簇拥着“树王”,透出树王的尊贵身份和地位象征。“这些紫叶女真不仅起到了生态围挡的效果,还与古树呼应形成视觉层次感。”在采访中,庞书行告诉记者,为使古树复壮,他们根据中医理论,采取了“望闻问切”的方法,“‘望’就是从远处观看古树的整体长势,了解其生长情况,制订复壮方案;‘闻’指的是通过鼻闻、手触和化验等方式,对树下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定期为古树补充生长所需营养;‘问’是通过向大树‘问诊’的方式,观察其病虫害情况,发现蛀虫、驻洞及时用药泥进行封堵;‘切’则是对部分‘长荒了’影响大树受力平衡的额外枝干进行‘强剪’。”
推广特殊养护经验
这株“树王”究竟是哪一年种下的,现在已无史料记载。根据推测,确定其大致栽植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已近百岁“高龄”。在采访中,市市容园林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本市共有古树名木720余株。长虹公园的百年垂柳,是中心城区各大公园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从今年起,本市将加强对此类古树的保护与管理,每五年进行一次普查工作,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推广优秀养护管理经验,并为长势差或濒危的制订复壮计划,让所有名木古树都享受到养护服务。本报记者刘 超实习生张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