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经过近一个月的宣传教育,从今天起,北京市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的管理正式进入以处罚为主的阶段。在一些重点路口,除了交警正常执勤外,督察民警也同时上岗,监督一线交警的工作。巡警则提前部署,一旦出现暴力抗法情况,巡警将立即上前及时处理。
记者今天上午在处罚现场看到,共计处罚了两名违章行人。
现场目击
1 闯红灯的人少了一半
9点,厂桥路口,记者从德胜门内大街方向走到厂桥,第一个感觉是“等红灯的人真多”。路口值班的协管员大姐说:“和一个多月之前相比,闯红灯的人差不多减少了一半。”
自4月上旬,交管局提出严格整顿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媒体陆续报道从5月6日全面开始处罚之后,大多数市民都对此有所耳闻。“平时早晚高峰的时候,闯红灯的多数是赶着上班的年轻人,早高峰一过,老人闯红灯的就开始多了。但是你看,现在绝大多数老人都在这儿等着。”协管员大姐一边说,一边用小旗拦在等红灯的大队人马面前。
绿灯刚亮,一位老太太在记者身后高声说:“快走快走,绿灯亮了,要不然过不去。”在这个路口,记者只见到了协管员而没有交警执勤,按照规定,这里显然不会出现罚款的情况。
9点30分,作为此次整顿的重点路口之一,地安门路口已经热闹非凡。一辆三轮车闯着红灯,从北向东左转,进入了机动车道,当即被交警拦下。正在这里采访的记者们顿时将“长枪短炮”一齐对准了骑车人。目睹了如此浩大的执法场面,路边的几位行人笑言:“要不要赶紧叫个救护车?估计他的心脏病都吓出来了。”
记者发现,在这个时间段,普通自行车和行人的守法率较高,而三轮车的骑车人,能够耐心等候信号灯的还是凤毛麟角。在路口西南角执勤的几位协管员不得不频繁赶到路口中间,将已经越过停止线的三轮车拦回来。
现场目击
2 执法:多警种参加
记者发现,除了正在忙碌的交警,路口西南角几位巡警也已到岗。按照此前已经实施的“交巡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他们将负责处理交警执勤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几位巡警告诉记者,一旦出现违法者暴力抗法,袭击民警的情况,他们将上前支援,及时控制住违法者。
路口东南角,几位交管局督察民警在距离执勤交警约三四十米的地方笔直地站着,眼光紧盯着正在忙碌的西城交警。“一方面是监督一线民警的执法,另一方面,现在也常有违法者在接受处罚的时候,恶意投诉,或者声称要投诉,威胁交警。我们在这儿也是为了维护一线警察的合法权益。”督察民警说。
交管局秩序处副处长吴葵付说,多个警种联动,发挥合力,让一线交警减少后顾之忧。“同时我们也在尽量给行人和非机动车创造好的执法环境。”记者看到,在路口各方向的便道上,都施划了“行人等候线”,标注了行人遇到红灯的等候位置。据交管局通报的数据,一个月内,交管局完成了150个示范路口的交通设施排查工作,共计排查各类问题294处,已完善178处。各示范路口的信号灯配时也进行了全面排查,优化调整配时不科学问题,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
问题发现
行人等灯时间仍然不短
记者发现,经过长时间的“中国式过马路”的“熏陶”,很多骑车人对于如何守法过马路已经缺少概念。路口闯红灯仍然是最主要的违法,此外,路段内逆行、左转时斜穿、人行横道上骑车逆行都是非常普遍的违法行为。在记者身边,正在路口忙着引导的协管员匆匆忙忙将正准备斜穿路口的骑车人拦住,说:“您得先直着骑到对面,然后等下一个绿灯,走一个L形。”这位协管员坦言,“只要不拦着,几乎没人愿意等候两个绿灯再过街,时间确实长。”
上午10点,记者用秒表测算了地安门路口的红绿灯时间。如果行人要完全守法由南向西左转,需要先等候南向北红灯2分09秒,在35秒内横过马路,继续等候40秒左右的东向西红灯,再用十几秒过马路,总耗时约3分40秒。但是,这只是非高峰时期的信号灯配时。西城交通支队西四大队民警告诉记者:“高峰的时候为了让车子多走一点,信号灯会有所调整,行人等候的时间会更长。”然而即使是这3分40秒,在没有警察和协管员劝阻的情况下,也很少有人能坚持等候。今晨7时许,记者在望京观察了多个没有协管员和民警值守的路口,红绿灯对行人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在首都机场辅路临近大山子路口的路段上,自行车几乎全被挤到了人行道上,与行人争抢路权。自行车道上被肆意闯入的机动车完全占据。特别是一些熟悉探头位置的出租车,违法时更加肆无忌惮。记者在便道上采访了几位骑车人,征求他们对于今天开始严格处罚的看法。有骑车人讲:“如果你的路被人抢了,你会怎么想?在北京骑车,也一样是越骑越生气,如果警察真罚我,我先得让他们到这条路上来,把这些开车抢自行车道的先罚了。”(记者安然 张玉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