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通过检察机关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对享有更多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只有阳光执法才能让群众感到温暖,从而做好群众工作,实现执法为民宗旨。晒出职能,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知悉度。深化检务公开,在区电视台公布执法服务承诺,利用媒体加大对检察机关和优秀检察干警的宣传,弘扬公正执法主旋律。检察长走进电视台和官方网站,回应群众关切,参与网民互动,为民意诉求表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定期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农村群众走进检察院,实地了解检察工作。自行设计并发放派驻街镇检察室联系卡、民事行政检察联系卡,职务犯罪预防咨询联系卡以及检务公开手册,向群众宣传检察职能,公布多种联系方式,加深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方便群众随时咨询问题和依法反映诉求,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检察名片”。
亮明身份,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认同度。日常工作中,实行统一着装,全员挂牌上岗并佩戴胸卡,让来院群众能够一眼看到干警的姓名、职务、编号,进一步提高当事人、群众的办事效率同时也便于群众监督执法不公、不廉不洁、态度冷硬横等问题,无形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信访接待中,实行点名接访、检委会委员接访制,将检委会委员、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姓名、照片、职务公开,群众可以根据所反映问题自行选择接访人,接访人当日不值班接访的,须在五日内安排接访。由自己选择的检察人员接访,让信访人从心底信得过,从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果,多年来我院保持了涉检进京非正常访零目标,控申科被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阳光执法,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信任度。建立规范型的办案机制,其中包括以“检委会工作细则”、“办案规则”、“执法责任制”为主的49项规定,基本做到了从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申诉等各个执法环节规范有序、相互制约。建立法律文书说理制,对于不捕、不诉等案件,认真向当事人释法说理,指导群众依法按照程序反映诉求。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关系民生的重大疑难案件,依法快捕快诉,适时公布处理结果。对于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想尽办法帮助群众解决。不断拓展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途径,聘任特约监督员,建立了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刑事和解机制,所办理的刑事和解案件,无一重新犯罪,无一上访和申诉。
帮助弱势,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在办案中注重司法人文关怀,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积极进行救助,使被害人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温暖。如我院审查起诉一起盗窃案件中发现被害人左某某家庭贫困,妻子、女儿均身有残疾,儿子正上小学,遂与之结为长期帮扶对子,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协助整修房屋等多种方式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十六年持续不断的帮扶使左家生活逐步有了改善,儿子中专毕业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深入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检民心连心”活动,每名党组成员帮扶2家企业,全院帮扶一个贫困村,干警分别同27户困难家庭结为长期帮扶对子,定期听民生、解民忧,推动了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增加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通讯员: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