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晚上10点多了,高菱坐在沙发上,手机始终不离手,不断刷着微博,各种@和私信是她时刻关注的内容。从2010年开始,她的手机几乎一直保持在线状态,开始是QQ,再后来是微博、微信。在这里,她和一群伙伴互相提醒要保持饮食清淡,防止过度劳累,注意身体健康。然而保重身体,并不全为自己。为的是其他人在急需输血时,他们可以立即出动去献血,解人急困。血库总是告急,每个人血管中涌动的血液成了极其宝贵的东西,而像高菱这样的志愿者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为“熊猫侠”,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
每半年都会献一次血
高菱是津城无偿献血志愿者小团队的一位领头人,不同于一般的献血者,他们针对急需血的病人进行定向互助献血。也就是说,一些患病的人,尤其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患者,长期需要输血,当血库告急时,他们就面临危险,那么高菱等志愿者就会去医院拿上医生开出的证明,到市血液中心进行定向互助献血,帮助患者脱离危险。
最近几天,高菱招募了几名志愿者,为来自石家庄的25岁男青年任翔献了血。任翔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术后血红素偏低,急需献血。圈内的民间志愿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私信高菱,请她帮忙。她找出手中的团队人员通讯录,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私信联系,很快就找到了五六名志愿者。
每次的求助都很急,高菱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符合献血条件的人,34岁的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感。2010年,高菱在论坛上看到一名白血病孩子急需输血,她看着照片里孩子可爱的模样,就想着帮帮忙,那次她为孩子献了血,原本面容已经毫无血色的孩子在输血后一下子恢复了生机。那一刻她意识到,原来血对于这些患病的人来说实在太宝贵了。
从那时起,3年来,高菱几乎每半年都会献一次血。这不是普通的定时献血,而是在危难时刻的抢救性援助。一个人如果献全血只能是半年一次,她实在是势单力薄,可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她通过朋友、同事、网络自发组织起一大批热爱公益的志愿者,自己成为其中的召集人。
“最勇敢”献血志愿者
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80后”“90后”女性占比较大。
高菱说,她问过很多女性志愿者,她们加入这个群体除了因为生理原因拥有更多的同情心之外,也是因为害怕。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分娩,这是存在风险的,很可能需要输血,她们加入这样的群体,将来有危险,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帮忙输血的人。可当她们真正加入进来,反而成了最勇敢的献血志愿者。
不久前,22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辽宁鞍山女孩白雪ATG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急需输血,高菱召集了团队5名志愿者为她献血。“还有其他一些人在论坛或者微博上看到,也来献血,可给白雪献血的所有人里,只有一位是男性。”“熊猫侠”多是上班族,好多都是请假来献血。尤其是一些女性,还要避开生理期,求助增多后,高菱渐渐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团队成员还是少。
“很多人不肯献血不是不想帮助别人,是怕影响自己的身体,可其实一点影响都没有,你看我光全血3年就献过5次了,一点问题都没有。”高菱说。
遇求助必亲自核实
高菱这个召集人的角色其实并不好当。她开始有点名气时,会接到各种求助,其中不少是“血贩子”打着患者的旗号求血,想从中收取中介费。后来,她不再轻信这些求助的信息,而是去医院找病人、家属和医生核实情况,属实后再安排志愿者献血。
如今,求助的人越来越多,高菱也意识到他们小团队的力量已力不从心。“我加入了很多志愿者群,每次有求助者,我核实完情况,都会在这些群里扩散,渐渐志愿者们的身份也开始互相渗透。比如,心羽救助团队里的不少成员、龙飞爱心储备金的志愿者都曾经去帮我们的求助者献血。”现在,高菱有个愿望,希望他们的这个献血小团队补充一些新力量。“其实叫‘熊猫侠’,只是说我们献出去的血对于求助者来说很珍贵,并不是我们的血液特别。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是‘熊猫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