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中石化炼油区通过曝气生物滤池的加氧过滤等多道工序对炼油污水进行处理,再将过滤水排入炼油污水回用装置给锅炉区补水,这样循环使用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使更多的滦河水进入市民家中。
一河树影,两岸花香,引滦水经尔王庄水库,一路向前,流淌百余公里,注入滨海新区大港地区。数十年来,汩汩清泉为这片盐碱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8月27日,记者跟随“饮水思源”采访团来到沙井子一村党支部书记刘树龙家,刚一见面,老刘就递过一杯白开水:“尝尝,沁甜!”早在30年前,老刘就尝过一杯引滦水,那甘甜的口感始终令他难以忘怀。“什么时候能告别苦咸的地下水,真正喝上引滦水呢?”2010年底,滨海新区政府为解决大港地区10万农民饮水问题,投资2.8亿元将引滦输水管线接到了农家门口,将老刘和乡亲们喝引滦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老刘喝的引滦水来自2公里外的港西输配水中心,隶属于滨海水业集团安达供水有限公司。在宽敞明亮的水处理车间内,国内一流的水处理设备开足马力,每天供水量达到3000立方米。“这6个大罐就是中速过滤器,从这里出来的是粗质水,既可以供企业生产用,还可以进入膜制水设备继续处理,生产出高品质饮用水供居民饮用。”安达水业副总经理刘裕辉告诉记者,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现在已经探索出多种水源、多种水产品于一体的新型水生产和处理模式。“说白了就是‘长枪短炮’相结合,针对不同用户的要求,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污水巧用、差水改用。”刘裕辉说,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使用饮用水一是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给企业增添了不少成本,粗质水的供给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每吨水能为企业节约1元钱。港西工业园区管委会以此为亮点,打出分质供水牌,迅速吸引了包括投资达30亿元的国电集团风力发电等多个重大项目落户。
安达供水有限公司承担着大港地区的部分供水任务。在该公司的中控室内,记者看到,4台电脑24小时监测着水质处理状况,大屏幕上显示着出厂水各项检测指标。总经理庄小军对记者说:“原水从进入水厂直到处理完毕只需2个小时,其间要经过6道工序,为确保水质,我们每秒钟都要对浊度进行检测,每2.5分钟采集一次余氯数据,每个月对国家要求的106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供水安全马虎不得,这关系着人民生命健康、企业生产安全。”
在南港水务公司生产部部长赵钢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南港输配水中心,该中心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膜制水系统,设计能力每天供水5万立方米。“看到这个仪表盘上显示的数字0.07了吗?这是对出厂水浊度进行的实时监测。”据赵钢介绍,浊度是体现水质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指标,国家标准是不得高于1NTU,而该中心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膜过滤技术,这一数字只有0.07。
引滦入港处第一任处长王均感慨万千,20年前整个大港地区只有一条引滦管线,年供水不足5000万立方米,而现在两条管线每年为大港送水3亿立方米。从无到有,从管线到管网,从单一水源到多水源,当清亮的引滦水从水龙头里流出,不能忘记的是一代代引滦人默默的付出。(张立平张磊实习生潘立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