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从德国、意大利进口优质土壤,进行培育,不仅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农业的发展,每年还为村里增收30多万元。随着棚菜秧苗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静海县西钓台村利用先进的农业设施大力发展育苗产业。
今年,静海县西钓台村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为河北省青县培育脆、绿宝石甜瓜等水果180万株。这是西钓台村第一年培育水果秧苗。“和往年不同,今年我们育苗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农民可以把种子拿来交给合作社培育,每颗种子收费0.25元,等待一个多月,就可以得到秧苗了。”西钓台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文说,这种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西钓台村培育秧苗的土是从德国、意大利进口的优质土,从埋下种子到培育成秧苗,需要45天左右。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年冬季第一茬反季节蔬菜就要入棚定植了。徐国文说:“育苗的关键一是土,二是时机,再有就是种子,这三项把握好,苗的成活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在村里的智能温室内,西红柿、茄子、黄瓜、韭菜、辣椒等秧苗正在工作人员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徐国文介绍说,现在温室内繁育的蔬菜秧苗达到了14个品种、180多万株。“我们村需要80万株,其余的100多万株全部供应给其他地区的设施农业种植区。 ”
现在的市场行情不错,但大家并不满足现状,要在育苗质量和规模上再提升一步,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村里准备再投入130多万元将育苗车间面积扩大一倍,年总育苗量达到440万株,争取年创效益60万元。”徐国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