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如何看待燃放鞭炮这个话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春光,就燃放鞭炮带给环境的四大危害、加强舆论宣传、严格管理烟花爆竹的生产与流通、合理引导等热点接受记者采访。
谈起燃放鞭炮对自然环境与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刘春光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空气污染。鞭炮中含有硫磺、碳粉等物,燃烧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充分燃烧的话还会产生一氧化碳。鞭炮爆炸的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颗粒物。以婚庆高峰为例,一家酒店半天可接待三四档,甚至更多的婚庆喜宴,档档都要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这条街上有几家酒店的话,其影响可想而知了。短时间内,势必严重污染区域范围内的大气质量。二是废弃物污染。燃放鞭炮后产生的纸屑、土渣等满地都是,不仅人为地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更影响了社区公共卫生。三是噪声污染。现在的爆竹越做越大,爆炸声震耳欲聋。有的人就因为没有来得及躲避而形成暂时性耳聋,甚至永久性伤害。比如,在学校、医院、单位附近燃放鞭炮,其巨大的噪声对这类人群造成很大的精神困扰。四是引发事故频频。因为燃放鞭炮而造成伤及行人、损毁物品、引起火灾、阻碍交通等事故常见。比如有的人在道路中间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如果再加上婚庆车队,很可能造成长时间道路拥堵。
如何引导这一社会现象,刘春光表示,乱放鞭炮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比如说,有些人办“白事”,经常到道路中间烧一些纸人纸马,造成道路堵塞;“烧寒衣”的时候,道路、社区里经常出现一堆堆灰烬等等。寄托哀思原本无可厚非,但总要有一个度,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强化管理、环保宣传、文明替代、合理引导的社会氛围。首先要限制大型鞭炮的制造,对挂鞭的尺寸和爆炸的威力要有明确规定。如鞭炮在100米内声音很小,500米内听不到声音,这样就可将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其次是因为现阶段对个人燃放鞭炮的监管难度比较大,建议从酒店、婚庆公司做起,禁止在酒店周边燃放大型鞭炮,并明确相关处罚措施;再次是加大宣传合理引导,积极进行社会环保意识的倡导和建议。如大力倡导新型环保婚礼、绿色婚礼、爱心婚礼等。多角度、多渠道开发鞭炮的替代品,并在社区提供指定地点、安全设施、安全范围等服务,从而实现引导社会观念转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