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东方网记者周晏珵11月7日报道:不少70、80后的家长都十分熟悉年幼时广播中传出“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的旋律。“小喇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播出,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东方网记者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举办期间获悉,“小喇叭”将再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不同的是,这次它被搬上了绘本,并结合广播,成为了全介质的少儿读物。
可以阅读的“小喇叭广播”
早期的小喇叭节目荟萃了当时中国最精英的少儿节目播音员,如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先生、孙敬修的学生曹灿先生,和“故事阿姨”后来的“故事奶奶”康瑛女士,他们精湛的播讲艺术吸引了一代代的儿童,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然而,这一曾经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少儿节目,因为时代的发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让许多父母感叹很难找到给孩子听的好节目了。
不过,《小喇叭》又将卷土重来,携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通动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打造中国第一部跨媒体、全介质出版物《小喇叭全介质绘本系列》,从单一的听觉阅读,扩展到平面阅读、视觉阅读;将绘本、广播、动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小喇叭全介质绘本系列》中将融入大家熟悉的“小喇叭广播”,通过绘本的二维码扫描,一本十元的绘本故事将同时提供与故事相应的广播与8分钟的动画短片资源。
据悉,《小喇叭全介质绘本系列》共推出360本,分为《经典儿童故事》、《传统儿童故事》、《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心灵故事》、《儿童养成故事》、《儿童睡前故事》6个系列。如今已出第一批共20本,大部分是根据《小喇叭》广播的音频库内容,由插画和绘本作家进行再创作,推出系列动画、绘本及故事书产品,音频有大家熟悉的老主持人的经典声音,也有新一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广播里的主持人配音。
少儿社抱团转型
根据相关统计,虽然在整个出版业负增长的情况下,少儿出版依然逆势上扬,在市场中一枝独秀,但在出版行业数字化趋势的浪潮下,许多少儿社也在寻找转型的机会,《小喇叭》所打造的“全介质”做法只是探索中的一小步。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晨介绍,如今的孩子们除了在幼儿园和家中,最多的就是在父母的车里,因此广播对于孩童而言,再次有了十分重要的价值,“全介质”的做法让也儿童出版物更契合消费者需求,也让出版社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很多专业少儿社早已在转型上有所行动,东方网记者了解到,在数字出版概念渐渐摆脱纯粹纸质图书数字化后,一些出版社开始逐步向内容服务转型,通过组建集团形式将内容整合,开发云端向幼儿园、幼儿家长和幼儿本身提供幼教平台,甚至还有出版社开办幼儿园,从源头上向用户提供服务,以多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将少儿出版推向转型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