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记者来到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派驻检察室,看到桌上摆放着一本本小册子,翻开后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一条条社情民意,勾选着一项项需求信息,记者不由得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希望检察院能够参与我社区开展的“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乐园活动”、希望检察院能够为社区司法工作者传授对社区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的好做法、希望检察院能够到我街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这些记载着群众法律需求的小册子,就是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推行并建立的法律需求台账。据介绍,2012年以来,该院建立了“以科包街”式派驻检察工作模式,打造“一街一特色”工作格局,并在各派驻检察室建立法律需求台账、任务分解台账、效果跟踪台账,按群众需求分配检察资源,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
法律需求台账,按“需”订制服务内容。
通过填写社情记录本、法律服务约请单、工作征询意见表等形式,按类别汇总社区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找准群众的需求点,做到“知己知彼”。据介绍,根据群众填写的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的需求,该院已先后深入御河湾、咸阳北路、邵公庄等社区,为群众举办“如何打民事官司”法律讲座,专门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就小产权房、医疗纠纷、赡养老人、遗产继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并现场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任务分解台账,按“需”分配服务职责。
依托部门工作职能,按照群众需求的轻重缓急和类别,将服务任务细化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形式和内容,做到“量体裁衣”。据介绍,根据咸阳北路街中小学校对未成年人法律宣传的需求,该院分配未检部门深入学校开展了青少年犯罪预防讲座、红领巾文明交通安全讲座、为8名判处缓刑的未成年启动特殊社区矫正监督程序;根据丁字沽街传统餐饮行业发达的特点,结合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分配渎检部门协调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联动机制”,监管食品安全;根据西于庄街道干部对预防职务犯罪和新保密法学习的需求,分配预防部门深入街道,为街道干部和社区居委会主任讲授预防职务犯罪和新保密法知识。
效果跟踪台账,按“需”反馈服务效果。
定期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发放跟踪调查表等,评估服务效果,切实解决群众急需的法律问题,使检察工作与社区群众做到“无缝对接”。据介绍,该院成立了“青年干警学雷锋小分队”,小分队共有青年干警42人,占该院干警总数的35%,通过实地走访需求群众,特别是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与需求群众结对子、话家常、送慰问品,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详细跟踪评估,确保落“实”服务效果。
该院自成立派驻检察室,建立台账制度以来,已使检察服务对基层社区的辐射范围由原来的30%提高到100%,已与各街道和社区合作开展各类活动39次,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解决民生问题20余件,收到感谢信3封,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