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29日,北京大学红十字会和红丝带部举办了由杰士邦赞助的“青春要爱不要艾”校园防艾宣传活动。防艾志愿者高举“青春要爱不要艾”宣言牌,头戴阳光“小黄帽”,在校园内派发红丝带、防艾知识宣传单以及杰士邦产品。除了北京地区以外,杰士邦还联合了全国9个省,包括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在内的几十所高校同步开展防艾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防艾公益热潮。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了“青少年艾滋病检测、咨询与关爱指南”。“在过去十年中,全球艾滋病死亡率下降了30%,而青少年感染者的死亡率却上升了50%,是唯一一个死亡率显著上升的群体。”世卫组织艾滋病司司长希恩夏尔博士说道。而在我国,青少年占艾滋病患者的80%,青少年群体在当前防艾工作中的优先级可见一斑。
不少路过的同学纷纷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以往的青少年防艾教育中,不愿意主动接受甚至拒绝防艾信息是青少年防艾工作的一大阻碍,由于其心理、生理都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如何避免干晦涩枯燥的说教,降低青少年群体接受防艾信息的心理门槛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北大校园启动的“青春要爱不要艾”防艾活动采用了改编流行歌词的活动形式,号召学生将歌词中的“爱”改成“防艾”的图案,不仅呼应了“青春要爱不要艾”的活动主题,也极大的激发了北大学子的创造欲和主观能动性,同学们纷纷大秀“才情”,发表自己独具一格的“防艾宣言”,不仅吸引了大量学生到场“围观”,同时也将防艾信息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广大学生,寓教于乐。
同学们在北大校门口举着创意防艾宣言板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防艾宣言
在电视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对“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存在着恐惧心理和错误认知,“原本一直觉得是挺危险的事儿,本能地认为不能和他们共用水杯啊、毛巾啊,最好平时都不要靠太近,刚才看了折页才发现,原来就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而已,传播途径还是很有限的……”当被记者采访问道对于艾滋病了解多少时,一位同学尴尬的回答。“所以,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呼吁关爱艾滋病人,并担负起防艾的责任。”
北京电视台等电视媒体活动现场采访
据往年校园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校学生虽然对艾滋病常识已有初步了解,但他们普遍认为艾滋病距离自己尚远,在现实中几乎没有防艾准备。在广东省的一次高校调研中我们得知,64%的高校学生对目前学校进行的宣传教育并不感兴趣,一是感觉太枯燥,二是反感轻科学介绍、重道德教育的传统方式。据活动现场学生反馈,此次活动通过互动性活动,将学生主动带到活动中来,受到现场学生在一致好评。
为此社会专家表示:“灌输式、说教式为主的宣传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而此次互动以是由学生自发举办,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吸同学主动参与,大大提升了防艾知识的传递效果,进一步的推动中国当下及未来的防艾宣传事业。”
继去年的防艾话剧表演后,今年杰士邦又别出心裁地在校园防艾活动中玩起了改歌词、气模走秀,防艾主题活动的范围也一再扩大,辐射到了全国大多数地区,为何在要防艾活动上花费心思?杰士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已呈高发态势,而大学生恰恰又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我们的不断的以创新方式支持校园防艾活动,一是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防艾的主力军,二是希望能够通过学生们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更有效地把防艾信息传达到,真正为青少年防艾出一份力,这也是杰士邦所应当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