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寒风中清脆的铃声响起,老人右手扬起小鞭,左手牵住缰绳,两匹小马拉着他与老伴一起出了门。与路上行驶的汽车相比,小马车这样的代步工具着实引人注意。这就是今年74岁的赵国庆和侄子赵立网一起制作的“仿古”马车。
在津南区双港镇何庄子村提起“养马四爷”无人不知。赵国庆在家排行老四,周围邻居都称他为“四爷”。而早在10年前,赵大爷就已是新闻人物。“当年养了一条特别灵的狼狗,拉着我到劝业场买过东西,那会儿就围了很多人看。”赵大爷还拿出珍藏的当年的《每日新报》,指着刊登的狼狗“大虎”拉车的照片指给记者看。当年的“狗戴嚼子拉车”让大爷风光无限,但狼狗“大虎”为他拉车服务了5年,就因为误食农药去世了。
赵大爷年轻时就当过20多年“车把式”,他和马、马车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代替“大虎”,从前年开始,赵大爷养了两匹矮脚马,去年和今年它们又分别生下了两匹小马。“现在就是母马和它闺女拉6人马车,今年生的小马拉单人车。”赵大爷介绍,他每天都要找干草和其他饲料喂这4匹马,一个月下来也有几百元的开销。但赵大爷爱马,每天照顾4匹马和院子里的6条狗,成为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平房门口路难行,大爷的侄子自造马车,用小马拉车短途代步。赵大爷现居何庄子菜市场后身的平房中,等待还迁房的修建。赵大爷住的平房距离附近大路约有500米,只有一条道路可行,最窄路段目测不足5米。“门口由于拆迁等原因坑洼很多,老伴腿也不好,有时我就驾着马车带她在家门口遛一圈。”赵大爷表示,为了不影响交通,我们基本就在周边遛遛,最多到前面市场买个菜。赵大爷驾车带着记者和家人在院外转了一圈,“喔”“驾”“吁”等号子在他口中娴熟喊出,小马们则按照指令向外走、加速和刹车。
反光镜、手刹、转向标识一应俱全,赵大爷的侄子各处搜集零件,一个半月造出6人马车。“我之前是修汽车的,对于车辆原理都比较熟悉,这辆车是我在很多地方搜集新零件一点点攒成的。”今年54岁的赵立网介绍,他是按照汽车的行车安全要件造的马车,还请给朋友为马车做了双色喷漆,用了一些床头柱装饰了马车、并悬挂了铃铛、中国结和小国旗。目前,赵立网已经陆续为赵大爷造了三辆马车,除了上面提到的这辆,还有一辆单人车以及一辆运送草料的小车。
虽然养老金不多,但赵大爷和老伴每天生活充实而快乐。赵大爷常常驾着马车在周边土路带着老伴兜兜风。眼看过两年就要住入还迁房,目前,赵大爷最担心的就是这四匹小马的未来归宿。“我想还迁房周边以后要建公园,不知道小马拉车能不能成为其中一个景点,让更多小孩们体验下坐着车逛公园。”赵大爷说。新报记者林单丹通讯员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