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此,天津市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公交运行能力;增建公交场站;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智能交通;调控停车泊位供给;开展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治理八大举措。根据2013年9月本市印发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到2016年,我市公共交通日客流量将由2012年底550万人次提高到850万人次。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合理调控机动车保有量,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共汽车线网,实现公交路权优先,完善公共接驳衔接、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手段、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新格局。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举措,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吸引力显著增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公交都市”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公交都市”创建目标基本实现,市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经济、更加舒适的公共出行服务。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2014年上半年完成2号线机场延长线建设。进一步加快地铁5、6号线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形成环放式轨道交通网络格局。至2016年,地铁日客流量达到150万次。二是提升地铁运营能力。增加轨道交通车辆,缩小行车间隔,加密高峰运行车次。至2016年,地铁1号线增加11列(每列6节编组),运力提高47%,高峰时段最短运营间隔由5分钟缩短为4分钟。地铁2号线、3号线增加8列,满足客流增长需求。
提升公交运行能力
增加公交运营车辆。提升公共汽车运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开通公交快线,依托城市快速路,陆续开通市区4条大容量公交快线,快线通车总长度达到180公里。开通定制公交线,根据市民个性化需求,开通定制公交线路、微循环线路和接驳线路。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利用车载视频监控等管理手段保证专道专用,提高公共汽车平均运行时速。建设快速公交(BRT)系统。
增建公交场站
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全面落实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满足运营调度需要。新建轨道交通项目配套建设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等衔接换乘设施,确保与地铁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改造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结合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将普通停靠站改造为港湾式停靠站,满足专用道运营需要。新建、扩建城市主、次干道时配套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建公共自行车系统
一是制定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规划。结合出行需求,在综合客运枢纽、商业区、旅游景区、大型居住区等地规划建设自行车租赁点位,保证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需要,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慢行交通出行网络。二是加快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建设。
建设智能交通
一是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依托公共交通调度服务中心构建覆盖全市市域,集行业、企业两级平台于一体的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公交运营智能化调度。二是建立公交运行信息服务系统。完成中心城区骨干线路公共汽车运行信息电子站牌建设,科学制定公交高峰时段作业计划,合理调配运力资源,确保出行顺畅。三是加快城市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建设。建成覆盖中心城区全部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的区域协调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配时随交通流量变化实时动态。
调控停车泊位供给
一是分区域差别化调控停车泊位供给总量。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资金,加快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立体化公共停车设施。在路网容量有限、公共交通发达的地区,严格控制停车泊位总量。二是加快居民小区停车泊位建设。利用现有居民小区闲置空地,结合绿化美化提升改造,增设停车泊位,规范小区秩序。三是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调整完善停车计费标准和计费时间,用经济手段抑制繁华路段停车需求。
交通违法集中治理
一是开展对机动三轮车集中治理,取缔非法上路、非法运营、非法占路的“机动三轮车”,规范残疾人专用代步车、快递配送车和专项作业车辆,打造平安畅通的道路出行环境。二是继续对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治理。加强日常路面巡查,加大教育处罚力度,规范道路停车秩序。严格占掘道路的审批管理。(记者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