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为了降低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开始选择佩戴各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口罩。但记者在“今晚3·15特别报道”期间了解到,目前功能性口罩市场存在质量良莠不齐、个别厂家夸大宣传、质量标准不一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口罩市场错综复杂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便利店及药店了解到,各类带有防雾霾、防PM2.5、防粉尘等功能的口罩十分热销。包括进口、合资以及国内的,常见品牌不下二十个,按照口罩的不同材质、防护功能、防护级别来划分,品种型号多达上百个。价格方面,从几元钱到上百元不等。多数接受采访的消费者表示,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市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多时候只好听从商家的推荐,或者是“跟风”购买。
防护效果不易分辨
那么这些口罩实际的防护效果究竟如何呢?记者在本市多处繁华商业区随机采访了众多佩戴口罩的消费者,绝大多数人表示感觉应该管用,不过实际效果实在是很难判断。仅凭直观感觉确实很难界定口罩防护功能的优劣,但不少消费者也表示,有些口罩明显“不管用”。消费者李先生接受采访时给记者展示了他仅使用过两天的一款价值二十多元的棉质带滤片口罩,口罩的内侧已经满是灰黑色,也就是说灰尘颗粒已经轻易地穿过滤片,口罩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市场需要标准规范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价格高低可能是判断口罩好坏的一个标准,但这也可能是一个误区,前面提到的李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二十多元的口罩不算便宜,但实际的防护效果很不理想。事实上,产品的生产标准应该成为判断的依据,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口罩,大多数都在采用一些企业标准,并非现行的国标GB2626-2006。还有的产品号称使用国外技术、通过国外某些商业实验室认证,但在其产品包装或官方网站均找不到具体说明,真实性、权威性值得商榷。因此面对纷繁的口罩市场,消费者确实需要更多理性。就目前市场而言,大厂商、知名品牌符合国家标准或通用国际标准的产品,显然是更有保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