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前日14时40分许,王经宇教授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的家人赶紧通知天津市红十字会,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前往医院摘取了她的角膜。
78岁的王经宇教授出身书香门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育人,从中学一直到大学,退休前是天津理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0年前,王教授不幸患上了乳腺癌,但她一直在与病魔做斗争。最近,她体内的癌细胞扩散,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周多前,被家人送到南开医院。
前天下午,王教授病情突然恶化,14时40分老人与世长辞。住院期间,王教授向子女提出,想在身故后将自己的全部器官捐出,家人马上联系到天津市红十字会,但遗憾的是,因癌细胞扩散到全身,王教授的器官没有办法实现捐献,但幸运的是,她的眼角膜是完好的,可以捐献。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到王教授病逝的通知后,于前日16时30分许,摘取了她的角膜,并进行了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医护人员说,经查王教授的两个角膜很完好,具备移植条件。
昨日,王教授的两个角膜分别移植到两名病患眼中,让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他们见到了光明。这也帮助王教授完成了“奉献社会”的遗愿。(记者韩爱青通讯员霍万良)
又讯:22岁的安徽来津青年张北平是重症肌无力患者,虽然病魔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但也因此感受到不少关爱。近日,他的病情日益加重,由于全身各系统肌力严重减退,连呼吸的力气也濒临丧失,生命垂危之际,他毅然提出要在生命结束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并与相关部门签订了捐献眼角膜申请书。
11岁那年,张北平的父母带着他和妹妹、弟弟从安徽来到天津塘沽。因为张北平长年卧床,母亲只能在家照顾他,全家五口人全靠父亲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生活极为困难,只能租住在居民楼后院临时搭建的帆布篷子里。
几年前,滨海助残志愿者联络总站将张北平列为救助对象,经常有志愿者到他家慰问救助。志愿者的鼓励令张北平的精神世界一直富足。虽然病情一天天加重,他的肌肉渐渐失去力气,但他的心灵日益强大,因此在病重之际,他毅然做出将来捐眼角膜的决定。
昨天上午,志愿者再次来到张北平家。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全身不能动弹,胸前的肌肉已然僵硬。不知道哪天,他的心肌就将失去跳动的力量,生命随之终结,但是,他依然乐观,向志愿者微笑。滨海助残志愿者联络总站目前已对张北平展开新一轮救助,希望帮助他与死神抗争。(记者高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