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刚过去的周六和周日,本市又迎来清明祭扫高峰。据民政部门统计,3月29日至30日,全市各个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市民25万人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文明祭扫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其中今年的集体共祭活动参与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了近一倍。
一枝洁白的菊花,一盏摇曳着火光的烛杯,一支舒缓低沉的月光曲,一篇感人至深的共祭词,今年清明首场集体共祭活动上周末拉开帷幕,两天来,共有2000余人参与了活动,这种文明祭扫方式已深入人心。
“集体共祭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年,参与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市民政局殡葬处处长王春生说,十年前,参加集体共祭的市民都是各居委会工作人员入户相劝请来的,如今不到清明节,报名参加活动的电话一天就有好几个,从目前报名情况看,今年清明参加集体共祭活动的市民将达5000余人。
今年的清明祭扫中,有人参与集体共祭活动,也有人在选择祭扫用品上做了改变。原先纸钱、鞭炮、香烛等传统祭扫用品,被鲜花和卡片取代,原先各个祭扫场所的祭奠园区因烧纸放炮造成的烟熏缭绕场面有所减少。
另外,很多年轻人开始网购祭祀用品。记者在淘宝上搜索“祭祀”发现,除了传统用于焚烧的祭祀用品外,也出现了不少新型又环保的用品,其中,仿真菊花很受欢迎。在一家名为“玫瑰岛花艺旗舰店”的店铺内,仿真菊花的价格为2.8元一支,成交量已经达到1236笔,不少买家都留下了好评。除了传统菊花,很多人也选择了雏菊、胎菊、睡莲、松叶等品种。(记者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