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6月8日,大型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图》作品鉴定会在津南区北闸口镇乐天创新产业园内举行。津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窦双菊、津南区北闸口镇党委书记马珊珊出席鉴定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唐克美、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段体玉、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副秘书长郑青等多位专家学者对大型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图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及鉴定。


据了解,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取材于购于云南的一块重约1.4吨的翡翠原石。原石高、宽各约1.4米、厚0.85米;正面皮薄、开有窗口,从窗口中可看到种水较好的春带彩肉色,背面和大部分侧面被黑色的石皮所包裹。
经过精雕、抛光和上蜡后,整件作品立即显得光亮丰润了。山林间老者对弈,书童奉茶,崖壁下提笔赋诗,小鹿卧眠,两个书童用扁担抬着一大捆书,书太沉了,扁担都压弯了,一旁的山泉流下仿佛能到水声,人物的生态、松树的松针、山间的阶梯、流云都被雕刻得形象逼真……

据钰源玉石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奔赴云南、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调研珠宝市场经营情况,与国家地矿部门、北京工艺美术集团、北京玉器厂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件翡翠作品原石是2011年从缅甸购得,并于当年开料剥皮。特聘全国著名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崔奇铭操刀雕刻。崔奇铭大师在首次下刀前作了足足3个月的研究。制作时先按玉料的形状、特征等进行构思,顺其色泽,务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然后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深浅浮雕的树木、透雕的云霞、圆雕的人物,竟使用了十几种玉雕手法。据崔大师介绍,这件作品倾注了他3年的心血,他准备今年9月凭“西园雅集”角逐中国玉雕届的“奥斯卡”——天工奖。目前“西园雅集”作品已经正式在北闸口钰缘玉石基地展出。
活动当天,10余位国内顶级玉石工艺专家齐聚津南区北闸口镇,参加天津市钰源玉石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大型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图产品鉴定会。专家从创作构思、玉石材质、雕刻工艺等多方面对西园雅集图作品进行了专业鉴定,翡翠雕刻多为小型作品,认为如此巨大的翡翠雕刻实属罕见,堪称当代大型玉雕精品。

本市津南区北闸口镇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玉石文化产业发展,位于该镇西右营村的钰源玉石文化产业基地已经列入本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项目据北闸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北闸口镇紧紧围绕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为钰源玉石文化中心申请相关扶持资金,助推钰源玉石基地成为有较强自主创新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力争在3到5年内,将该基地打造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玉雕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小巨人”,成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和反复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大型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评定为当代大型玉雕精品。唐克美理事长代表专家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此次鉴定会的圆满成功,不仅是对大型翡翠山子—西园雅集图作品的肯定和认可,也为津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史画上了浓重的一笔。(记者赵首蕊通讯员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