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孔德玲,1992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学士学位,主任医师,现在宝坻中医院内一科主任,毕业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虽然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凭着自己精良的医术、真诚的爱心、责任心治愈了无数病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展示着白衣天使的风姿,在无私奉献中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干一行、爱一行是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的始动力,他们用这种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就遵循着这种足迹,努力实现这种精神。20年来她不知奉献了多少节假日,牺牲了多少个人休息时间。置家庭孩子于不顾,克服重重困难,不知疲倦地工作,记得在建院之初,由于科室人员紧张,她常常是24小时值班后,还要加上一个半天值班、查房、分析病情,撇下幼小的孩子和病重的婆婆,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病人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她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既要干事业,又要爱家庭,这就需要她比别人付出的要多、更多。她常说:“虽然我个人苦点累点,但我给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机,这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幸福”。作为一名医生,她总是笑盈盈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更愿意与之交朋友,多年来,她养成了一个和病人谈心的习惯,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来到病床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一方面从谈话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疾病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病人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每位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她从不放过。对收治的病人,她都会事先熟悉病情,查阅资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凭着过硬的技术,她经常使一些危重病人转危为安,病人和家属通过请客、送礼等各种方式表示感谢,都被她一一拒绝。行医20年来,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品质和良好的医德,自觉以实际行动阐释“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操守。
在病人心中她亲切可敬值得信赖,在同时眼中,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她深知只有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更好为病人解决病痛。因此她从来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技术和水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心学习专业知识,钻研技术。积极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交流,了解医学新知识、新动向。2008年去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进修学习,使得临床理论及操作技能更加成熟,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处理,急而不乱,准而不杂,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去年本区大口屯镇一位45岁患者,刚刚转入病区即突发心跳骤停,她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之后又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痊愈出院,患者出院时非常感激,拉着她的手说,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中医医学博大精深,她利用3年时间修完中医全部课程,为了将学到的中医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1998年她又去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中医,进修回来后把所学到的中医知识巧妙地应用于临床,做到中西医结合,先后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等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疗效。“不同预处理手段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课题获得2013市级科研立项。
她还积极开展“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预防”、“高血压知识普及”的临床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大医治未病”从而更好地做到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继教项目“肺栓塞的临床诊治进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连续2年通过省市级继教项目评审。在临床教学工作和培养人方面,注重言传身教,从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特殊疑难病的应急处理方面认真指导下级医师,带领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科室的整体能力。
2011年她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内一科副主任,主要负责病房的治疗及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把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作为重点,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率先垂范,预防及杜绝医疗事故隐患,同时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她心系科室、事必亲躬,为科室整体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在人力有限和床位不足的条件下,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快床位周转,另一方面积极和医院协调,扩大病房,补充人员,有效地解决了床位紧张,病人入院困难的问题。她与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在创造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多次参加政协组织的送医药下乡、义诊等活动,受到领导及群众的好评,同时关心社情民意,深入基层、听取意见,积极建言献策、撰写提案。
她正是凭着对事业热爱,对医学孜孜不倦追求,对病人优良服务,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同事的尊重、领导的认可,先后获得区级、局级及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凭着自己精良的医术、真诚的爱心、责任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展示着白衣天使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