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刘静,女,43岁,大专学历,主管护师,儿科住院部护士长。一直工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儿科门诊,儿科病房等临床一线,她在护理战线上默默耕耘,并不断地在护理实践中摸索,总结。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了院领导、同事的认可及家属的尊重、信赖和好评。
1990年7月刚刚走出校门的她满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朝气蓬勃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妇幼保健院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工作中,早来晚走,不怕脏累,不计得失,从基础护理的铺床、整被、端水、喂药到各项技术操作,她都做到一丝不苟。思想上要求进步,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如遇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发生时,她总是主动报名,强烈要求参加,捐款捐物从不落后。同事们也都称赞她谦和宽厚、踏实肯干。她以牢固的专业知识、优秀的职业素质、诚挚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身边人的肯定,多次评为院级优秀护士,2013年度被评为院级服务明星。在工作中严格管理,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让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服务作为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拒绝收受家属各种礼品和财物,病人满意度100%,没发生任何医疗纠纷。
儿科俗称哑科,患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并且患儿本身不会表达,只能靠家属描述,存在的医疗风险很高,更易发生纠纷。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她精益求精,最大限度的减少病人的痛苦,带给患儿所能给予的最大帮助,传递行业正能量。“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神情慌张的妈妈抱着一个几乎没有知觉的孩子跑来,原来是一个在私人诊所输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病情相当危重,二话没说,她就投入到抢救队伍中,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密切观测生命体征,经过大家努力,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经抢救后神志清醒,病情稳定,被送入了病房。患儿家属感动地留着眼泪说,是贵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遇到这样的医院,这样的好医生,好护士是孩子的福气。
她深知要想做了一名好护士,工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更重要地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基本技能,她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把新知识与所有护士共同学习共同分享,起到老同志传、帮、带作用。2003年作为第二作者撰写的论文《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补漏的预防和补救》刊登在《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作为第二作者撰写的论文《早产儿头颅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治》刊登在《临床医学杂志》。性格开朗的她,总是能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哪位同事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她都能伸出热情的双手帮他们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护士长她深知一个科室想求得发展,一定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服务理念、观念的转变。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做患者的守护天使,为医院护理工作的推动和发展起一个很好的窗口作用。工作中她总是经常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要求大家在与病人换位思考,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和担忧,强调多与病人沟通,用真诚的心、乐观开朗的情绪去感染病人,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在儿科工作,为患儿做治疗护理时被患儿大小便,呕吐物溅到满身是常有的事,她从来没有过怨言,都是主动帮家属清洗处理……”遇到发病急来医院就诊的患儿,会经常出现带钱不够的情况,为不耽误他们检查治疗,总是主动拿她自己的钱帮助患者解燃眉之急,为科室规范化服务做出榜样。
刘静同志在自己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踏实进取、无私奉献,为护士们做出了突出的表率,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