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刘志刚,男,1965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自1986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大连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儿童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女子医院等多家国际著名心脏中心研修。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副主任。现任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天津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重症学会常务委员。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刘志刚在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参加和主刀完成各类心脏及大血管手术6000余例,几乎涵盖了所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心脏病手术,其中包括:心脏移植、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替换术、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带支架象鼻”手术、Bentall’s手术、Cabrol手术、David手术、CABG、瓣膜修复、多瓣膜替换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改良迷宫III手术,心脏肿瘤切除等复杂术式,尤其擅长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及各类小切口手术,如右侧腋下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畸形矫治及瓣膜修复或替换手术、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等。手术病例中,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为生后2天、体重仅2.5kg。
开拓创新、严谨治学
1992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刘志刚完成的硕士研究课题获辽宁省大连市医疗卫生科技新成果二等奖;1996年获得辽宁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199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赴香港大学医学院Grantham医院心血管外科及心血管研究所,进行博士学位课题研究工作;曾先后2次受到邀请参加美国心脏协会AHA1999年第72届和2000年第73届年度科学大会,做学术交流和专题报告。
在北京阜外医院工作的近13年时间里,刘志刚接受了心血管外科各个专业的全面培训。曾担任小儿心脏外科、成人心脏外科病房管理工作近6年。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坚持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在主动脉外科以及复杂先心病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撰写并发表多篇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临床论著。2008年,刘志刚受美国胸外科协会、全美心脏外科医生继续教育委员会的委托,为美国心脏外科继续教育考试出题。在西方医学领域,由中国医生为美国医生出考题、并作标准答案,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医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刘志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心血管外科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85届AATS(美国胸外科协会)年度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使国际胸心外科领域最权威的AATS大会讲坛上第一次有了中国医生的声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013年1月刘志刚来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后,率领外科团队,在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年手术总量接近2000例,疑难、危重、复杂大血管疾病与复杂先心病手术比率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全胸腔镜下心脏直视手术填补天津市空白。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液悬浮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火箭心”取得突破,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主刀完成血泵植入手术,取得了植入“火箭心”的实验羊“天久”存活120天的国内最长记录。
医者仁心、博爱济世
在小儿心脏外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得众多患儿家长慕名而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爱心项目资助下,刘志刚带领的外科团队挽救了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数千名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的生命,其中包括许多极其复杂的先心病病例。多次带领医疗队,深入蓟县山区和宝坻、武清、宁河农村筛查先心病患儿和回访救助的术后患儿。2013年刘志刚还带领医疗队远赴内蒙、青海等地,为那里贫困家庭和福利院的术后患儿进行免费复查,为当地的蒙、鄂温克、鄂伦春、藏、回、土等多个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医疗援助。
这就是刘志刚医生,用他的精湛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谱写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