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瘦弱的身躯,清秀的面容,她的名字叫袁苗,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13年来,5次参加国家医疗队,踏遍全国边远贫困山区,克服高原反应、气候恶略和语言不通的困难,义诊筛查万余人,配合眼科手术数千例,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圆共度佳节,放弃了陪女儿成长的岁月,放弃了父亲临终病房旁的守护,无数患者称她为天使,所到之处,带来光明,送去健康。
2008年11月,恰逢袁苗护士工作的第7个年头的她,看到医院组织赴云南怒江医疗队的宣传,宣传画上一张张期待光明的少数民族失明老人的图片让她不禁落泪,随后主动报名要求参加医疗队工作。院领导再三考虑,袁苗护士的女儿才刚满两岁,老父亲多次脑栓塞正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关键时刻,她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能离开。领导在谈话时告诉她:这次医疗队历时两个月,恰逢冬季当地大雪封山,一旦到达怒江地区,万一家里有急事根本回不来。近期雪崩不断,危险重重,很有可能因为紧急避难拖延返回时间,考虑到你的家庭负担明年再派你去吧,医疗队年年都有,以后参与的机会还多呢。然而袁苗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满脑子想的全都是病人,她一再坚持,向领导递交保证书,保证能够出色完成医疗队工作,自己在手术室是骨干,外出能够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请求领导批准。有句话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如袁苗护士保证书中所写的“出色完成医疗队工作”:每天工作15个小时,只吃两顿饭,少喝水,不去卫生间,踏着大雪翻山越岭,背着设备走村串户,义诊筛查眼疾患者3000多人,配合白内障手术300余例。到达怒江贡山地区海拔4000多米,在雪地行走困苦不堪,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就和医疗队员坐在雪地上休息,到达目的地衣裤已经湿透,全身上下只有行囊里的设备干燥完好,因为一路上,雪地里无论休息、吃饭、去卫生间,都不舍得放下行囊,生怕设备受潮影响工作。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就发生在这面容清秀、身躯瘦弱的天使身上。在两个月的医疗队工作其间,她和病人一起中度过了新春佳节,每天工作紧张忙碌,有时连续七八天都没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返回前,当地恢复光明的上百名病人前来送行,流着眼泪问她何时还会再来……
有了医疗的工作经验,袁苗护士2009年冬季再次申请参与云南医疗队工作,这一次依旧是冬季,环境依然艰苦,工作依旧忙碌,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老父亲在1月7日下午拖着行动不便的右腿,缓慢的骑起三轮车从河北工业大学家属楼出发,去幼儿园接外孙女,还没骑出学校大院,倒在路边因脑出血延误救治再也没有醒来,爱人接到幼儿园没人接孩子的通知已经为时已晚,忍着悲痛为老人处理后事,而远在云南的袁苗,默默的把对父亲的愧疚藏在心底,没有告诉单位,没有惊动其他医疗队员,坚持完成医疗队全部工作后随医疗队集体返回。直到现在,每年清明节,袁苗都要到父亲墓前献上鲜花,用真诚的思念回首父亲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教诲。
很多人会想,父亲的离开会不会让这位天使悔恨终身?为了参与医疗队工作,带给他人健康却放弃了对全家人的照顾是否值得?袁苗护士从来没有正面回答,然而作为一名护士的她,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无法改变,2011年6月7日至11日,袁苗参与国家侨联赴甘肃兰州、陇西医疗队,配合白内障手术200余台;2012年6月22日至28日,参与国家侨联赴湖北黄石医疗队,配合白内障手术300余台;2014年4月9日至16日,参与国家侨联赴湖北荆州、黄冈英山县医疗队,配合白内障手术200余台。每次出色完成工作都能够得到国家侨联工作人员及当地患者的赞誉,多次被国家侨联评为优秀医疗队员称号。
很多人说袁苗护士就像是天使,她自己从来都谦虚:自己哪里是天使,只是做好一名护士的本职工作,要做倒想做个天使的翅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飞翔,能够飞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患者身边,陪着他们一起重见光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