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桂娟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护理职业生涯中,热爱护理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只讲付出,不图回报。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付出,真诚相待患者,视患者为亲人的服务理念,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赞许。她积极要求上进,加强自我学习,团结同志,从自身上找缺点,从工作中找差距。在与北大共建过程中,虚心请教,勤于钻研,努力协助,有效地缩短了护理管理工作与大医院之间的差距,使科室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张桂娟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质量精益求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记得一次小夜班时,一个硬膜外血肿患者下午5点接班时患者意识清楚,瞳孔无异常变化,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能正确回答问题。虽为二级护理、但其病情已发生变化,于5:30分再次巡视病房时发现该患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发现患者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对光反射迟钝,她意识到患者发生了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做术前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家属送了一面锦旗给张桂娟同志。事后自己想想真是后怕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患者病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没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她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张桂娟同志从事脑外科的护理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任劳任怨,辛勤付出。她对病人的用心,细致周到。在她从事护理的工作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护理差错事故。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将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一次,收治一位年轻的脑外伤女病人,病情危重,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行开颅术去骨板减压术,术后患者清醒后,发现自己颅骨缺损,一头乌发没有了,脾气暴躁,对医生、护士处置极其挑剔,且拒绝吃饭,医护人员都不敢给其诊治,但是,她每天都坚持守候在她床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她的思想工作,引导患者走出围城,并亲自为她打针、服药,做各项生活护理,就这样,通过她耐心的护理,使她很受感动,几天后就服从了治疗,安心养病,出院时,家属激动的说:“多亏了护士长的精心照料,让她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我们才好的这么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她把无私的爱心奉献给每一位患者的同时,她对家人的爱却是越欠越多。自己的父亲患病在床,一躺就是7年,除了在周末抽空匆匆过去看一下以外,都没有真正的在老人床前尽过一天儿女的孝心,这些都成为她对家人无法弥补的亏欠,也常常使她在背后为之落泪与内疚。但是,她无愧于一名白衣天使。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她积极投身到救治工作中,丝毫不畏惧被传染的风险;2008年抗震救灾中第一个报名参医院救治灾区伤员工作,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她的记忆里,为了抢救患者,她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个夜晚,丢下孩子,孤身一人在黑夜里,迎着寒风,匆匆的赶回医院参加危急病人的抢救工作;也数不清有过多少个节假日放弃了休息,为了病人的生命,在医院里连续地加班工作;更记不清有过多少次对孩子的失约,拒绝孩子的祈求。在记忆的最深刻的是在孩子参加中考的前夜,其爱人在单位值班,睡梦中她们母女被电话铃声惊醒,医院总值班说妇科抢救病人需用外科支援。放下电话,看着孩子祈求的眼神,心里真是万般不舍,但想到需抢救的患者,她毅然离家赶赴医院,等待抢救工作完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已是凌晨4点多了。
张桂娟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生活态度。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将心比心,将患者视亲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得。现在她虽然不在从事具体的护理工作,但作为科护士长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要负责对分管的9个病区进行护理质量巡查和指导,帮助年轻护士长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工作岗位变了但他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她仍每天穿梭于所管病区细心地查看每位危重患者,做好指导工作。今年他所辖科室有五个被评为院内先进集体。面对别人的赞誉,骄傲的成绩。她总是表现的很坦然,她说:“病人的满意就是最大的褒奖,病人健康就是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