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1974年3月以来,高云龙同志一直在大港东城医院工作,四十年来,医院几易院址,几易院名,而他在工作生涯中坚实的足迹却未曾改变……从在东城医院工作的那天起,他视事业如生命,他待病人如亲人,他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全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天职。
四十年来,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几乎每一天都能在医院看到高书记的身影,即便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这样的日子,他一样会出现在诊室里,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1988年,当时的上古林卫生院安装锅炉,高书记现场指挥安装时不慎被烟囱撞到胸部,造成两根肋骨骨折,所幸没有伤及内脏,这次骨折他只休息了二十几天。三年前的秋天,高书记正在值夜班,忽然他听到窗外有异常的响动,一瞬间他以为是不是有小偷?他急忙追了出去,就在追赶的过程中不慎被大石绊倒,左肩着地,被重重的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经鉴定,伤残八级。“这回你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来探望他的朋友们都这样说,而这一次受伤是他工作以来休息时间最久的一次,他休息了三十天,三十天后我绑着夹板重新出现在了全科诊室里,那一天,同事和患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去年夏天,罕见的大雨造成了路面严重积水,为了准时赶到医院出门诊,高书记硬是趟着水,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后他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了一样,而他只换了身衣服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有人给高书记计算过,工作四十年了,他总共休息了120天,平均每年只休息三天。
随着高书记医术的娴熟,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经常有辽宁、河南、河北、山东的患者专程前来就诊。平均每天上午要看80个病人,多时要超过一百二十人,为了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他每天上午都不敢喝水,就怕水喝多了容易上厕所。他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精打细算,从来不开大处方。每每遇到经济拮据的病人,他甚至自掏腰包为病人支付医疗费用。2012年10月的一个下午,高书记像往常一样在门诊接待病人,忽然他听到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听到有人在喊“大夫,快救救我啊!我的手快断了!”高书记急忙出去,他看到一名消防战士托着自己已经血肉模糊的手掌跑了进来,高书记赶紧把他带到急诊室,一边了解受伤经过,一边为他准备手术,经过了解,这名消防战士是在刚刚的救火任务中不幸负伤的。高书记认真的为他清洗、消毒,仔细的帮他查看、缝合每一根破裂的血管和肌腱,在处理完毕后,这名消防战士迟迟不肯离开,高书记看到他脸上若有所思便上前询问:“小伙子,你怎么了?”这名消防战士迟疑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说:“大夫,实在不好意思,我出来执行任务,身上没有带钱……”听到这些,高书记斩钉截铁的说:“小伙子,你们消防战士为了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我怎么能在医疗费用方面难为你呢?他当即决定为这名消防战士免去所有费用。
东城医院是一家基层医院,规模比不上城区的大医院,高书记总说我们只有做精做强才能发挥优势,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是必经之路。他十分重视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带学生的原则也是先做人,后做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带过的学生有五十余名,如今遍布在大港卫生系统各条战线上,并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这也是令他非常欣慰的。
高书记忘我的工作作风同样是出了名的,他从来不会因为家庭的琐事而影响工作,人称“工作狂”。他的儿子结婚当天他还在出门诊,上午十一点钟的典礼,他十点五十才赶到现场,在做完简短的家长发言后他又匆忙赶回医院继续接待病人。2011年五月的一天,他终身难忘,他如往常一样在门诊接待病人,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电话那头传来了了一个噩耗——他的岳母刚刚去世了,电话里要他赶紧回去,陪老人家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挂了电话后他瞬间有些失控,他想赶紧回去见老人最后一面,但是他刚站起身便看见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他知道,这些排队的病人都是专程来找他看病的,看着门外焦急等待的病人,他只思索了片刻,毅然决定回到座位上,继续向刚才那位病人询问病情,而此时他剧烈的悲痛只能强忍,苦涩的泪水也只能往肚子里咽。直到处理完最后一名就诊的病人后,他剑一般的跑回家中,跪在岳母的灵前重重的磕了几个头……那一刻,几多辛酸,几多无奈的泪水如泉水般涌了下来……
四十年的青春年华,四十年的深情汗水,春去秋来,人生最美的光阴早已融入了这片养育他的热土,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他淡然处之,他说:我是一名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必须坚定我的理想和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真诚和淳朴换来了无数患者的微笑与感激,他用大爱和无私诠释着一名白衣战士的圣洁与荣耀!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我很自豪能够从事这一被人称为天使的职业,能与高书记这样的前辈成为同事,我倍感荣幸!有人用这样一首短诗赞美高云龙同志:
回春手誉满港城,
济世心情系安危。
为医必为云中龙,
杏林花开满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