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阳,女,39岁,中共预备党员,她是一名护理工作者,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人。2003年春天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她深知投入“抗非”一线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她没有顾虑,是不真实的。毕竟她已为人妻。但是,她没有选择退却,疫情就是命令!所以她毫不犹豫毅然报名第一批进入抗击“非典”站线,在留观所呆了整整一个月。就在这期间她的姥爷过世了,可她连姥爷去世都没能见上一面,这成了她终身的遗憾。
她由病房调到预防科后,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模式,她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五心具备”,她就是怀着这种深情和真爱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接种门诊的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接待儿童和家长少则几十,多则一两百。而且一名儿童基本上要三四个家长陪同,每天答复家长的询问不计其数,说的话,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由于工作出色,2008年她出任了预防科长,正赶上全国性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手足口病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由于我医院处于城乡结合处外来流动人口比较多,而当时预防科只有两名专职人员,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困难她没有抱怨,加班加点对辖区的12个居委会、三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进行了培训,冒着严寒在辖区内展开地毯式搜索,将所有适龄儿童登记造册,使他们都可以享受到麻疹强免服务。当消麻工作刚刚开始时,她的母亲查出了乳腺癌需要立即手术,一想到在山西辛苦了30多年的母亲刚刚回天津过上好日子就查出癌症,作为女儿同时也为人母的她心如刀割。但作为家里的长女和唯一的医务工作者,她知道她必须挺住。她早上4点起床熬汤做好营养餐送到肿瘤医院,7点半之前再赶到单位工作,晚上加完班8点多再赶到医院陪伴母亲。消麻工作期间,她就像上满了弦的陀螺不停的转着忙着,人瘦了10几斤,嗓子严重失声说不出话,但她始终在各个“战场”上忙碌着,最后圆满完成了消麻工作任务,共接种散居儿童2031名,托幼儿童502人,小学生1179人,接种率到达98.76%。她常说那是她人生最漫长的一个冬天,对于母亲她尽了所有的孝心没有让对姥爷的遗憾再次上演,对于工作她付出了所有的能量也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2010年由于托幼机构的聚集病例,辖区内有114例的手足口病病例,作为传染病工作的负责人她不但需要开展每天的接种门诊服务,而且要对每一例病例进行一次流调和两次随访工作,她早上七点赶到病人家中取血星期六日也不能休息,她完成了由一个临床护理人员到疾控工作一线人员的转变,并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肯定。
2013年医院因为拆迁临时搬迁到别的地区开设了门诊,她带领全科人员加班加点把拆迁信息传递给辖区管理的3962名儿童家长,确保了儿童的免疫接种没有出现漏种情况,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全部达到95%以上。
杨阳同志多年来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耕耘着,为了辖区人民和广大儿童的健康事业,在推动预防接种事业大发展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理想,她身上那种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坚强、勇敢的形象充分的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她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