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诸氏遗书》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认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为了这一崇高的事业,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将青春奉献给了卫生事业。她就是鲁山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儿童保健的“护花天使”张静,从1988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告诫自己: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张静同志深知,作为一名白衣天使,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的要求要更严、标准要更高,20多年来,她没有接到不良的投诉。她默默地工作着,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她只有脚踏实地的书写着一名党员对党的医疗事业的忠诚,对患者的无私爱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为儿童的预防保健倾心服务,该同志以德技双馨赢得儿童家长及同志们的尊重和信赖。
作为一名基层护理工作者,张静同志牢记“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誓言,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2009年中心迁至鲁山道街工作,当时科内只有4人,社区服务人口较多,预防科承接着十八项公共卫生的其中九项,面对人员较少、任务重的矛盾,张静同志一方面合理安排,把各项工作分解到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她身先士卒,各项工作都冲在前面。当时正值盛夏,她带领科内同志白天开展工作,下班后加班加点熟悉辖区布局和服务人群,鲁山道街小二楼地区人群复杂,外地流动人集中,管理难度大。她们挨门逐户摸清底册,并且每月都到小二楼开展主动搜索及时了解流动儿童的迁出、迁入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她们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家长们说:“你们这的大夫真好,工作负责、一视同仁,我们的孩子得到和你们天津市的孩子一样的待遇”。在她的带领下,2011年我中心预防科成为天津市首批“预防示范门诊”。
工作中,她用耐心、细心、关心博得家长们的信赖。无论多忙、多累她都会耐心给家长讲明预防接种目的、意义、接种注意事项等一系列问题。在接种操作中认真、仔细从未出过差错事故。对待儿童及家长关心、体贴。儿童接种完疫苗后,难免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时家长就会非常着急,张静将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家长,无论上班、下班甚至深夜、他都会耐心解答家长的电话咨询,因为她知道那是一颗焦急的心和一份深深的信任。记得有一位家长向我中心领导反应,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生巧合病例,孩子的父母都在上海工作,爷爷奶奶带孩子,非常着急,张静同志凭着自己的工作经验一边指导孩子对症就诊、一边安抚孩子的爷爷、奶奶。连续三天三夜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保持联系,使爷爷奶奶有了主心骨,直到孩子最后康复。孩子康复后其爷爷奶奶给张静同志送来礼物表示感谢被张静同志婉言谢绝。
作为基层科室负责人,张静在工作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大家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始终用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时时争先创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