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袭飘然的白衣,一顶别致的燕帽,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一份对护理工作无限的憧憬与热爱,使她成为了河西区数以千计护理工作者中的一员。1986年天津护士学校毕业后,她如愿以偿,从事起救死扶伤的工作。作为中心护士长,她总是满面笑容,恪尽职守,一切为了百姓的健康,她的根扎在社区,每当接到患者的求助电话,她都会背着药箱,叩响患者的家门,不管多累多辛苦,她永远会微笑着出诊、巡诊,满怀热忱地提供咨询和服务,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用真情温暖着患者的心田。
家住平江里的李大娘,偏瘫长期卧床,身体非常虚弱,已经24小时无尿了,她去家里为大娘导尿,特别叮嘱大娘的女儿要及时关注尿量。晚上,郭护士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心中牵挂着李大娘的病情,护士长难以入眠,深夜里她冒着寒风来到患者家中,原来大娘服药后已经睡着了,女儿怕打扰将电话线拔掉了,当说明来意并确定李大娘已经正常排尿后,她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醒来的李大娘紧紧握着她的手,流下了眼泪。
在工作中当然也有受到委屈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患者拿着三天前的皮试结果要求输液治疗,按照要求需要重新进行皮试,患者很不理解。她耐心的告诉患者:“皮试间隔时间较长,会可能出现批号不同,在治疗中容易发生危险,”而患者不以为然,表示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情绪非常急躁,对她进行辱骂并进行人身威胁,她含着眼泪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解释,终于打动患者同意配合进行第二次皮试。待结果出来后,果然第二次皮试结果为阳性。试想,如果不是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后果将不堪设想。患者非常后怕,一劲地鞠躬道歉。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护士长的工作中不胜枚举。
临床的护理工作琐碎而繁杂,不但要进行严格的查对、配液、输液治疗,还要随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每当出现院前抢救的时候,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尽最大努力缓解患者的痛苦,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家住嫩江里的张光彩大爷,身体一直很好,这次来到医院只是为了取些感冒药,谁知道还没等挂上号就突然出现大汗、胸疼的症状,恰巧郭护士长经过,马上召集人员进行院前抢救,心电图显示的是左前壁大面积心肌梗塞,患者的阿斯症状已经显现,大家都知道,救治这种突发疾病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郭护士长有条不紊的分配人员进行拨打120,胸外按压、吸氧、静脉给药和打开静脉通路等一系列应急程序,120来后寻找家属,护士长说:“现在,我就是她的家属!”说着,带着病人的抢救资料就上了120,旁边有人劝到:“护士长,当心家属回来找您麻烦。”护士长焦急的说:“只有我最了解病人的抢救情况,不能再耽误了!”短时间内,患者转到三级医院,在经过郭护士长的病情介绍后,患者终于及时接受了心脏支架术,三级医院的急诊医生说到:“要不是小医院抢救措施及时,转诊迅速,这个人就完了,这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呀!”当深夜患者的儿子从北京焦急的赶到医院时,张大爷已经转危为安了,在北京外企做高管的儿子跪了下来,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事后有人问她:“你有没有觉得后怕?”郭护士长说:“相比怕患者家属来找麻烦,我更怕因为我们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哪怕一点点瑕疵,而失去了抢救患者的最佳时间,那样我的良心会一辈子不安,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啊!”是啊,如果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够多一份责任,如果我们的患者都能够多一份理解,那不正是我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所要追求的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护理部日常培训中,护士长最经常做的就是院前急救方面的,她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只要我们的护士多掌握一项急救技能,就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挽救了一个患者,挽救一个家庭。”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她深知自己的责任更加重大。为了提高全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她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同时,积极向先进单位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她将自己所学到的“21天习惯养成”心理学理论运用到管理工作中,身体力行。因为中心输液患者较多,很多老人无论严寒酷暑,都早早的来到护理部排队等候,到了8点开诊,过于集中的病源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增加了医疗隐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郭护士长制定了值班护士早到岗的护理值班制度,就是每天有一名当班护士早上7点就要来到护理部提前进行登记,配液等准备工作,实行伊始,护士们很不理解,经常不能认真执行,郭护士长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在做护士们思想工作的同时,她坚持每天7点来到单位提前进行工作,慢慢的,其他护理人员也认真执行起来,甚至不该值7点班的护士也在7:30的时候就提前来到单位,好习惯的养成,好制度的形成改善了工作的局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医疗上的隐患,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患者的眼中,一位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大娘感动的说:“还是我们的小医院为我们着想啊!这才叫为人民服务啊!”在护士们心中,她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婆婆、一个关心下属的大姐、一个多方面的协调者、一个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者和督导者,大家既尊重她又深爱她,大家纷纷表示:“以前是护士长要求我们怎样做,现在是我们努力做好让护士长放心”。正是有这样的好护士长,把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位患者、每一名护士,每一个工作细节,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社区百姓的信赖,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每当看到一名又一名患者恢复健康后,郭护士长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放心回家。这些年的节假日,她都是坚持值班,外地上学的女儿放假回家时,都会说:“妈,你可真忙呀,连陪我逛街的时间都没有!”这时,她才想到女儿也希望能够和妈妈多待一会,说说话,撒撒娇。但她不觉得委屈,她总是说:“想到那些在一线辛勤工作的护理姐妹们,她们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的。过节了,让她们多一点时间陪陪家人,我心里踏实”。2009年,郭护士长的父亲被确诊为晚期肾癌转膀胱癌。为了照顾父亲,也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她从梅江搬到离单位较近的小海地。在父亲生命最后两年半的时间里,事业与亲情,双重担子压在她的肩头,尽工作职责与尽儿女孝道,过度劳累加上心理压力较大,她患上了甲状腺炎和严重的高血压病,但她依然坚守在护理岗位上,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爱心留给了患者。她说:“对待父母、孩子我一万个惭愧,但只能把一腔牵挂和惦念深深埋在心底,有时也会觉得喘不过气来,促使我最终坚持下来的是一种信念,在病人面前,作为一名护士,我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义不容辞”。
前不久,患偏瘫在院里输液的一位李大爷,冲着她说:“原来你就是护士长啊!我一直以为护士长就是管护士的,你咋也干为病人清洗衣服和床单的事呀!这些天,我一直寻思着要向护士长夸夸你,真没想到你就是护士长!”她笑着告诉大爷:“护士长也是护士呀!护士长就更应该带头为您好好服务不是吗?”
正是这样一名平凡的护理工作者,获得了“第三届河西区百姓信赖的社区护士”,也正是一名这样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作为河西卫生系统唯一代表荣获了“2014年度河西最美女性”的荣誉,而当我们让她在各种场合讲一讲的时候,她总是涨红了脸,边走边说:“我那里还有病人,讲话我不擅长。”是啊!她的确不擅长讲话,她擅长的是常年日复一日地奔走在街道、社区、楼栋之间,她擅长的是年复一年重复做着打针、输液、喂药的动作,擅长带领她的护理队伍用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切实让患者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这就是郭霞,一名普通的社区护士,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着无数个需要关爱的人,用自己真诚的服务感染着社区的每一个人,她的微笑让素昧平生变得温暖有力,她的付出让互不相识的医生和患者亲如一家。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她帮助患者与病魔顽强斗争,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真情呵护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因为,人生有一种美丽、有一种情操,叫做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