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叶朝,女,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副主任护师一中心妇产科科护士长兼寄养室护士长,天津市质控中心妇儿学组委员,天津护理学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护理》杂志编委。曾被评为院级“优秀护士”、院级“优秀护士长”、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市第六届双“十佳”医务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
叶朝同志从事护理工作28余年,她既有一颗对工作、对患者、对生命的热爱之心,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始终如一地从事着护理工作,她以患者的满意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用不懈的追求、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医护患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
作为一名护士长,叶朝同志深深懂得,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因此在工作中,她总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多年来,她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进病房,巡视病人,检查夜班护士工作情况,并把当天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由于科内护士比较少,工作量大,为了保证婴儿得到全面高质量的护理,避免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她规定超过20个婴儿时夜班就要加派人员。她非常重视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定期在科内进行护理查房、业务讲课,并邀请护理前辈传授护理经验。对于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她总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大家集体学习、研究、讨论,尽快掌握操作技巧并熟练运用于临床,为新生儿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她经常24小时连续作战,从无怨言,在她的带动下,加班加点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科室形成了和谐、奋进、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历年的各项检查中均获好评。
作为护理基层管理者,她明白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新生儿工作的特殊性大家众所周知,护理对象是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却较成人更需要爱抚、安慰的婴儿,而一个新生命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慈母般的爱心。在工作中,她始终树立两个中心,即“以病人为中心”和“以护士为中心”;始终投入两份感情,即“对病人的关爱”和“对护士的关心”;始终确立两个信念,即“有合格的护士才有合格的质量”和“有满意的护士才有满意的病人”。正是这种敬业精神、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她在护士中树立起了较高的威信,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她在业务上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取得了高等护理专科、本科学历;获天津市卫生行业全面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2项,新技术填补空白2项,《中华护理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数十名天津医科大学护理系本科生完成论文的撰写并顺利通过答辩,每年为《天津护理》杂志审稿60余篇。她认识到仅凭经验进行护理实践已成为历史,她带领科室护士积极探索,对婴儿及家属开展了人性化服务,实行母爱替代法,开展了婴儿抚触,以非语言交流为主,语言交流为辅,使婴儿得到爱的满足。新生儿疼痛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它不利于婴儿全身心的健康成长,她针对“采集婴儿足跟血引起疼痛”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针刺后血流差别较大,有的不得不扎二针、三针,给新生儿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家长心理上也难以接受,通过观察发现输液的婴儿采血比较容易,联想到足跟血可能与血容量有关,而喂奶直接影响正常新生儿的血容量,因此对喂奶后不同时间进行采血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总结出:喂奶后1.5小时为采足跟血最佳时机,并配合采血前的局部按摩,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新生儿疼痛。通过临床研究及实践,她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提高了护理科研意识,也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为了护理事业,她倾注了一切,辛勤耕耘,唯独冷落了她的小家,她的亲人们,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2007年父亲患食道癌住院期间,她从未请过一天假陪伴,有一天正要下班探望父亲,同事突然身体不适,无法坚持上夜班,家人来电说父亲病情危重,口中叫着她的名字,她未做解释将电话挂断,待下班后赶到医院,老人已离去。直到今天她对家人的那份愧疚仍留在心里,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知道工作的责任比亲情更重。2009年正是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她生病了,为了工作她把手术日期一拖再拖,因检查结果回报可疑恶性,在主任和同事们的催促下才进行手术,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记得一位孕妇来到临产室待产,因恐惧疼痛而感到无助,吵嚷着要剖宫产,甚至打翻了食物,可她寸步不离守在产妇身边,一次次耐心解释,鼓励安慰产妇,并为产妇擦身更换干净衣裤,拿出自备食物巧克力、牛奶等给产妇吃,在她的帮助下,产妇顺利分娩。像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她只是淡淡一笑,说:“母婴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一天夜里,一名早产的患儿病情恶化急需抢救输液,患儿血管又细,当班护士几次都没能把液输上,只好打电话找她,接到电话她立刻赶到医院,给孩子输上液,并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对患儿进行药物、吸氧等综合治疗,直到患儿的病情稳定,她们才松了一口气。此时天已大亮,患儿的家属非常感激,连声说道:“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和护理工作者,她的敬业,她的无私,以及她特殊的魅力,赢得了医护患的尊敬、爱戴和拥护,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