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安全本身也是市场竞争力。企业怎么做才能真正提升这一市场竞争力呢?
“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三年五年靠管理,长治久安靠文化。”渤海钻探副总经理范先祥说。企业如果一味就事论事、就安全工作抓安全工作,没有实施系统化的安全管理,隐患就将如影随形,随时可能触发。
那么,渤海钻探是如何锤炼安全文化的呢?
他们把着力点放在切实提高全员的主观能动性上。说千道万,谁不希望企业兴旺发达?谁不盼着自己家庭美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人有责。这是共识,也是前提。
具体做法上,首当其冲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员安全主动意识。他们强调“不安全的进尺一米不打,不安全的产值一分不要”。井喷失控事故是钻探企业最大的安全事故,公司警示所有员工“井控是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做到绝无一失”……这些安全生产的“清规戒律”被以各种方式反复强化,让员工在意识深处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该公司还在中国石油领域树立了体系管理的典范。他们狠抓制度文化建设,严守最高质管标准,建立了从机关到基层的一整套管理体系,确保政令畅通、执行到位。记者梳理发现,其所有128个基层队中都有各自的安全建设标准,所有岗位都有安全作业指导书,并推行严格审核,力求制度体系“全覆盖、无漏洞、零缺陷、可操作”。
记者在渤海钻探的基层单位看到,所有处于检维修过程中的机械能、电能都上了锁,并用中英文做了标签。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为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作业现场如果有一个隐患和违章得不到及时消除,就会滋生出一个又一个的隐患和违章。想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规范作业条件。”公司始终强调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倾心打造标准化作业现场,追求“现场无隐患、设备无缺陷、管理无漏洞”。
安全工作“成在全体、败在一人”。一人违章,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公司积极倡导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要求员工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敦促全员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今年以来,该企业更是强化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负责”的理念,不待“亡羊”先“补牢”,系统评估每个基层单位、每名岗位员工、每个生产阶段、每项施工工艺,加强安全培训,暗查暗访,严查细查,严惩违章,使安全环保态势持续稳定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渤海钻探的安全风控体系全面建立,安全管理水平稳居同业前列。安全生产已成为其“金字招牌”,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企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资产、收入、利润、增加值与重组之初相比均实现“一变三”,创造了中石油的“渤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