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周一下午,天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张诗武主任坐在显微镜前,对着一张病理切片看了又看,还请来科内其他专家一起阅片、会诊。“高中分化结肠癌,无需置疑,主任,您都看了几遍了?”年轻的医生张丹纳闷博士主任的“嘀咕”。“一块小小的玻璃,一片薄如蝉翼的组织,一张打印纸出具病理报告,要决定这个病人的下一步治疗,甚至决定她的生命。病理科医生看不见病人,但是我们眼睛看的是切片,心里要想着这个病人,这是一位仅有25岁的大肠癌病人,要倍加精心。”张主任说。
仅8月份一个月,人民医院病理科就接诊了7例青年大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这些患者年龄均低于36岁,其中女性6位,30岁以下的3位。25岁的小阳姑娘从2个月前开始大便中带血,渐渐出现贫血症状。以贫血和痔疮便血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转到天津市人民医院治疗时,小杨的血色素还剩7克。主治医生李文煜主任详细询问了小阳的家族史和病情,得知其祖父、伯父、父亲均罹患大肠癌后,果断的为她进行了肠镜检查。果然在其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现了一枚肿瘤。手术切除后将肿瘤组织送到了病理科。
张诗武主任所在的人民医院病理科承担着全市疑难病理标本的诊断任务,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是张主任要求大家认真对待每一张病理切片,看的是病理片子,心里要想着病人。张主任说:“天津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肛肠疾病诊疗基地,大肠癌标本并不少见,但是大肠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遇到年轻的病例要倍加认真和警惕,一般来说年轻人体质好,但是青年大肠癌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几率更高,预后要较中老年患者的差,所以要对青年型大肠癌患者更加高度重视。”
张主任提示,青年大肠癌患者有家族史的居多,部分患者伴有家族性息肉病。普通民众对于大肠癌预防意识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有家族史的年轻人,一定要高度警惕。一旦出现便血、腹疼、长期腹泻、便秘等症状一定到专科医生请医生诊治,千万不要象小阳一样延误治疗。张主任提示,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大肠癌发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长期便秘或者憋便,或导致毒素被人体重新吸收,久而久之提供了肠道癌变的诱因。既有家族史又有不良习惯的年轻人要倍加重视,特别是年轻女性,因为体内激素水平较高,患大肠癌的几率可能要高于男性,出现不适症状一定提早接受结肠镜检查。另外在饮食上一定注意膳食平衡,多吃粗粮,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