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拿出一把精致小巧的鲁班锁,送给了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把大约一个拳头大的鲁班锁,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和3名“90后”学生王明靖、李志仁、张少华经过3天时间,在学校的车间中设计加工制作出来的,这3名“90后”学生直至前天晚上才知道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被当做“国礼”送到了德国总理手中,“非常高兴”“有点自豪”,3个还未出茅庐的学生有点语无伦次地说:“昨天晚上,真是兴奋得一晚没睡着。”
这把鲁班锁做了3天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见到了王明靖、李志仁、张少华这三个小伙子,他们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
“直到现在,我还有点儿不相信这是真的。”大三学生李志仁说,10月3日早上8时许,因为处在“十一”假期,学校里没有什么人,他吃完早餐准备去学校车间继续自己的毕业设计。“这时候接到指导老师的电话,让我到车间加工制作几个小艺术品,但并没有告诉我做什么用。”
李志仁跟学弟王明靖、张少华在车间里从上午9时开始一起研究鲁班锁的图纸,确定需要的工艺、选择制作工具,随后他们一起编写数控程序,最后三人分工制作零件,直至深夜才做出样件。10月4日,他们又对样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当天下午5时许,鲁班锁成品完成。10月5日,指导老师带着成品进行氧化上色和打学校标志,最终一把精美的鲁班锁制作完成。
这把鲁班锁是由六根长72mm宽24mm高24mm的铝合金条组成,重约660g。“我们开始准备了钢、铁、塑料、铝几种材料,之后考虑钢铁易生锈,铝耐腐蚀且轻便,所以最后确定了铝合金这一材质。”李志仁说。
“其实,制作鲁班锁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李志仁说,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学校的“数控社团”,每天都要在数控车间泡好几个小时,小到几毫米大到近半米的零件他们都能熟练做出。
德国的礼物,他们做了4件
指导老师赵新杰告诉记者,10月3日至6日这段时间,学校的12位学生分成4组一共做了4件小工艺品送到总理手中,分别是鲁班锁、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徽、核桃夹子和一个小卡车。“最终,总理拿出了鲁班锁,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鲁班锁代表古人的智慧,它的几个零件环环相扣,要解开它,就要不断探索,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学习机械工艺一样,需要不断探索。”李志仁说,“鲁班锁一个人制作会很困难,但三个人做,每人负责一部分就很轻松。虽然总理选择了我们三个人制作的鲁班锁,但它是我们12个人团体的智慧和骄傲。”
赵新杰说:“说来也巧,这把中国鲁班锁是在学校一台新款德国品牌机床上加工完成的,这也象征着中德融合。鲁班锁制作是我们平时训练的常见科目,不过平时制作的鲁班锁比较简单,这份‘国礼’更加精细。”
要成为创造型工程师
李志仁来自河北唐山,王明靖来自甘肃武威,张少华来自河南周口,他们选择了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希望的是有一技傍身。
“起初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并不十分喜欢机械技术。”张少华说,“但是现在我喜欢上了它,并且随着自己水平的越来越高,变得更加自信。”
“我们以后都要靠手艺吃饭,但这手艺不单是加工和模仿。”李志仁说,“我现在正在做毕业设计,我打算制作出一种以前没人做过的动力水车式空气加湿器。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创造型工程师,在我们这一代,中国制造会变为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