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今天上午,本市召开2014年全市除雪工作会议,动员部署今冬明春除雪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冬明春雪情一旦发生,本市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到“小雪不过天,大雪不过三”,即小雪1日清完、中雪2日清完、大雪3日清完,不论雪的大小,4至8小时打通快速路和主干道路路网。
今冬明春本市将开启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所有除雪作业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统一调度。实行先通后清,确保畅通,先清立交桥、高架路、桥涵、弯道、坡道、过街天桥和停车港湾,后清城市主干道、国市干线,再清城市次干道、区县级公路。
据介绍,小雪采取全面物理清雪,立交桥、主干道路、重点地区采取机械物理清雪,便道、胡同里巷、居民社区实施人工物理清雪;中雪采取扫融结合,优先选择物理清雪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雪以融为主,以扫为辅,雪中融、雪后清。遭遇特大雪时,将动员一切力量,及时打通道路。
全面推进物理清雪非氯融雪
雪资源循环利用更环保
记者从上午举行的全市除雪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本市全面推进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最大限度减少喷洒盐水除雪给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造成的影响,促进雪资源循环利用。
据介绍,环保型融雪剂融雪效果比盐水好,对植物和道路危害轻,大大降低了过去盐水对道路及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力度。
去年本市对市内六区、东丽区、北辰区的82条、1147万平方米的道路实施非氯融雪试点,对友谊路等12条道路176万平方米实施物理清雪试点,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试点作业占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城市道路总量的25%。今年起,本市大规模实施清融雪方式的创新,全面推广使用环保型非氯融雪剂,逐步向机械化物理清雪过渡,力争3至5年内,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城市道路全部实现物理清雪和非氯融雪,实现优质高效完成除雪工作。
除雪预案明确义务清雪责任
不扫门前雪将按规受罚
各扫门前雪,人人都有责。记者从上午举行的全市除雪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公布今年全市除雪工作预案,指导督促市综合执法局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沿街社会单位落实清雪责任。一旦雪情发生,号召沿街单位、企业等各扫门前雪,对于不尽清雪义务的单位、个人进行处罚。
每逢降雪,本市环卫部门第一时间清理路面积雪,保证主干道通畅,但部分人行道、次干道的积雪清理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出行。为杜绝这种情况,今后本市综合执法部门将组织执法队员加强清雪专项检查,督促沿街单位、商户、学校等自觉清理门前雪。对于拒不清理的,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加强督促、检查,对未落实清雪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处罚。
根据本市除雪工作预案,社会除雪主要采用人工清雪或者机械物理除雪方式进行。道路两侧社会单位的除雪责任范围为,横向至该单位建筑物两侧与相邻单位建筑物分界线,纵向至门前便道侧石。胡同里巷、非物业小区的积雪,由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发动居民群众清除;物业小区的积雪由居委会监督物业公司清除。
本市清雪车辆添新装备
GPS卫星定位指挥监控清雪
记者从上午召开的2014年全市除雪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冬明春本市清雪车辆添新装备,所有作业车辆陆续安装GPS卫星定位管理系统,全天候开启,实时对清雪作业统一指挥和调度,提升清雪工作效率。
以往发生雪情,多数情况是指挥部安排清雪车辆驾驶员,根据经验确定清雪路线和清理遍数,结果导致清雪质量参差不齐。今年本市将对所有清雪作业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管理系统,值班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对作业车辆进行卫星定位跟踪,对车辆行驶路线、停放点位、清雪作业进度等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达到合理调配车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清雪作业质量的目的。“GPS卫星定位管理系统可以察看哪辆车在哪条街上作业,每小时行进速度多少,还可以监督清雪效果,脱线行驶的车辆会被立刻发现。”市市容园林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