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让百姓与政府更贴心
提升窗口服务管理水平,提高执法部门办事效率,将惠民服务深入社区。随着创文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成为河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名片。为使创文工作更好地展现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内涵,河西区多管齐下,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您好,我看通知上说孩子办理入学好像得提供租房子证明,我是还得到房管局先咨询么,这些材料都要去复印吗?”日前,在河西区行政许可服务大厅,孩子即将到东楼小学就读的王先生,正在向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咨询。“您不用专门到房管局咨询了,您看那边就是房管局的窗口,您到那问问就可以了,复印材料的话,大厅内就提供这项服务。”这样的场景就出现在天津市随迁子女入学报名登记的现场。按照全市统一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津就读小学,需先到所住地的区县教育局进行报名登记。为了提高办事效能,方便外来人员,河西区创新模式,在行政许可服务大厅专门开设了办事窗口,提供一条龙式服务。今年集中进行一个月的登记办理期间,约6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益。随后又进行了3次补办,总共870名人员成功进行了入学登记。
周到的考虑,便捷的流程,高效的服务,这些变化都源于窗口工作人员为民服务之心。如果说窗口服务开启的是为民服务的一扇窗,那么,执法部门则用他们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河西的良好政务环境开启了一扇门。蕴藏其间的,是创新的工作方式,是惠民的服务意识。
“以前我们是巡逻基本靠腿,联络基本靠嘴,现在的执法装备可是全面升级了!”河西区综合执法局第二大队队长郝震风趣地说。他说的装备,是局里为五个大队配备的移动视频指挥车,车上装有车载云台、360旋转摄像头、笔记本电脑、蓝牙打印机。全区执法人员还配备70多个手持数字终端,并与“数字河西”的210个视频监控头进行了联网。“您好。这里按照规定不允许摆摊,请您配合我们执法,不要在这里经营。”在马场街平山道,郝震走过去先敬了个礼,随后向这名商贩出示了执法证件。经过耐心劝导,该商贩自知理亏,表示愿意接受处罚,并保证不再违章经营了。由于该商贩已不是第一次在这里违章摆卖,执法人员按照相关法规,使用PDA手持终端和微型打印机,对该商贩进行了现场处罚。郝震说,该队已经全面实现了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进行办案,刚才是简易程序的处理方式,针对一般程序的行政执法案件,移动视频车内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无线打印机、无线网卡等数字执法设备,可以现场制作执法文书、询问笔录等,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上传和审批后,向商贩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通过运用这些数字设备和技术,原来处理一个案件需要好几天,现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数字执法”大大提升了城管执法服务的效率。
为民执法,高效执法,从公安局刑侦、技侦、网侦“三侦合一”,到司法局的三级法律顾问体系全覆盖,这些都显示了河西区执法部门创新思路、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心,让社会更加和谐,让执法部门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的坚固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