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民政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和平区第十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并确定了2015年五项重点工作目标,全力做好服务民生各项工作。
2015年,和平区民政局将按照国家民政部、市民政局对年度民政工作的新要求和区委、区政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整体部署,全面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抓好街道层面“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区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两个关键;实现居住在和平区老人居家养老安全、社会救急救助、双拥优抚安置、居委会换届选举、社会事务管理等五项重点工作,为推动美丽和平建设做出新贡献。
在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方面,区民政局全力推进“十大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门服务、一头管理、一口受理、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全区域通办”的运行模式,在小白楼街道先行试点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随后在全区各街道全面推开。建立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培育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社会工作创新服务等社会组织,并设立两个一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孵化社会组织,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扶植成熟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组织实施好2015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创新完善旧楼区提升改造后物业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捆绑式”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在现有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基础上,通过手持终端、摄像头、触摸屏、地理信息系统、3G网络等系统和硬件,建立区、街、社区三级综合信息平台,今年上半年完成两个街道、两个社区试点,下半年全面实现区、街、社区三级互联互通;通过多种措施对未达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施改造提升。切实加强社区经费监管使用力度;规范社区工作者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考核管理体系,在五大道街三盛里社区试点基础上,推进社区标准化服务进程。积极申请并实施“关爱新市民”“关爱流动花朵”“爱心助空巢”“关爱老雷锋”等公益创投项目;围绕“十大服务体系”服务美丽社区建设,继续加强街道、社区品牌特色建设。
在创新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在“6大为老服务模式”基础上,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日间照料站、街道照料中心的服务和管理,规范配餐中心建设,还将筹建为老服务洗衣房,为300名行动不便困难老人家中安装扶手、更换坐便器,为2000名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购买健康御险,提升改造1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扩建区居家养老紧急呼叫中心服务平台,为2600名空巢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建立智能养老服务系统和为老服务应急队伍,并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在社会救助、救急工作方面,将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确保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两元三级”长效社会救助机制,加大对街道救助预算金支持额度,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制定《关于解决“救急难”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社会救助程序,不断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流程;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吸纳卫生、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努力探索救助工作“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路径机制、保障措施。
在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方面,将建立50万元医疗补助金制度,深入开展“心系优抚对象送温暖”活动,妥善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全面落实《烈士褒扬条例》,争创双拥模范城“八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