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是今年“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主题。作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大本营的天津滨海高新区,一共汇集着6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253家小巨人企业。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和建设更是吸引着所有与“创新”相关的行业聚焦于此。记者昨日了解到,高新区各相关部门已在第一时间组织安排部门分工,并制定出了工作时间表,用以着力搞好“促惠上”活动、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增强高新区的创新驱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今年我市“促惠上”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并且会以未曾取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首笔贷款和缺乏抵押质押担保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为主要突破口展开工作。
今年,高新区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搭建科技金融平台。未来,将以科技金融大厦、智慧山等为依托,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并发起设立800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海洋5大产业基金和企业互助基金,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信托融资、信用贷款等创新业务,引导区内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据了解,高新区将贯彻落实《天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试行)》、《天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与《天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金归集管理办法》,以及有关“促惠上”活动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专门设立了政策宣传工作组,负责编制高新区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政策简本、研究出台支持政策以及风险提示等工作。并通过24小时服务热线及网站等途径,由专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关于风险贷款申请工作的相关咨询与政策解读,深入企业做好政策宣讲、专题辅导和协调服务工作。
高新区工商联秘书长佟铃表示,这次“促惠上”活动来得十分及时。多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贷款门槛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特别是无抵押物的软件类和文创类企业,而高新区又恰恰是依靠这些中小微企业起家。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区内企业直接受益,解决它们的科技成果接近市场但又无法完成融资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难题,便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借助政府的力量,及时运用最新型的金融工具,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杀手锏”产品,迅速迈进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创业辅导平台齐头并进
为了鼓励区内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良性发展,高新区还将搭建创新创业辅导平台,把各类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吸纳进来,筹建中小企业问题研究所,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和平台的共建共享。届时,将建立起国内最强大的对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辅导培训系统。
记者获悉,高新区从2014年起就不断从各个方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着力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目前,区内的创业孵化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孵化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建成了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九州通生物医药加速器等一批新型孵化载体。
今年,高新区将继续大力推行创新,依托自创区资源,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承接北京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京津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