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自2月4日开始,全国进入春运时期,人们纷纷背上行囊踏上回乡旅途。火车站、汽车站是人们春节回家的起点,是密集人流的集散地,也成为考验个人文明素质的重要公共场所。春运是文明的起点,还是不文明行为的“曝光站”?近日,记者来到滨海塘沽火车站和滨海客运站,走访售票厅,走进候车大厅,发现不少旅客成为了“不文明行为”的代言人。
现象曝光
行李占座妨碍他人
“不好意思,麻烦您可以把行李拿起来吗?没座位了。”新区旅客于女士抱着孩子,提着行李,在滨海塘沽火车站候车大厅找了一圈,都没看见一个空位。“其实不是没座了,好多人都把行李放在座位上。”于女士一看实在没办法,抱着孩子的手已经酸痛,最后只得请一位乘客将其行李从座位上拿下来。
记者在火车站候车厅看到,有不少旅客把手提袋、大包的行李放在了供人们休息的座位上,给其他候车的旅客带来了不便。
随地吐痰“我行我素”
记者在塘沽火车站售票厅门口、售票厅、候车厅的地面上观察到了非常多的痰迹。“噗!”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一扭头迅速将一口痰吐在自己左前方。不一会儿,拥挤的人群中便有人踩上了。据记者观察,很多年轻人也有随地吐痰的习惯,而且在人多的时候,并不加以注意,仍旧“我行我素”。
“吞云吐雾”毫不犹豫
在汽车站候车厅里,“禁止吸烟”的标志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刺眼醒目。记者发现很多人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毫不犹豫。
旅客王先生的车次还有半个小时检票,他在座位上默默点燃一支香烟,告诉记者:“一停下来,就得吸烟,要不坐不住。”和王先生一样,很多候车的旅客毫不顾忌地在人群密集的候车厅里“吞云吐雾”好不快活。
大声喧哗环境嘈杂
“喂!你说啥?再说一遍,我这边有点吵,听不清……”一位正排队等待购票的女士接通了电话,她的声音却越喊越大,淹没在嘈杂的火车站里。
记者在塘沽站售票大厅,只听得“嗡……”的声音在耳畔,每个人都在用比平时大几倍的声音各自打电话或与人交流,大声喧哗,环境十分吵闹。
-市民看法
◎旅客于女士亲身体验后告诉记者:“原本不觉得行李占座是个事,但今天抱着孩子转了好几圈都没个座,这才发现行李最好还是放在自己脚下,尤其是遇上春运,人多了,座少了,就该为他人着想了。”
◎“来车站着实吸了不少二手烟。”到车站送朋友的任女士跟记者说,“春节期间,车站里的人流量大,吸烟的人一多,整个候车厅都烟雾缭绕,公共场所还是不吸烟为好。”
◎旅客张先生表示,从出门到回到家乡,这一路的小事非常多,时刻都在考验旅客文明不文明。“购票不插队,垃圾扔垃圾箱,尽量不吸烟,小声细语,候车时,行为规范不脱鞋、不横躺,保持这些文明行为,才是春运中文明的归乡人。”
◎自家同邻里产生矛盾,要谦让对方,消解矛盾,不要使矛盾激化以致冲突起来;如属对方坚持错误,实在解决不了,也要通过居民委员会调解,和平解决;不要做损害对方的事,否则只会加深双方的仇恨,酿成大祸。
◎不从阳台、窗户等处往外扔废弃物、倒脏水、年节放鞭炮等;也不在阳台墙头上浇花。不在窗户外和阳台外敲打、打落被褥、衣物。——马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