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2月15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本市部署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2015年,本市将围绕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创造性开展工作。从九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美丽天津。
加强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巩固提升“三二一”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海洋高技术基地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二是调整优化现代制造业。会同市工信委,组织实施18个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严控过剩产能,不再审批9个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三是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组织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9个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意见;推动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等突破性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统筹推动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今年26项改革任务。争取尽快出台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推动有关行政服务、投资管理、贸易活动等便利化举措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配套改革中,对接国家规划纲要,争取公共服务协作、社保衔接、人才流动等改革举措在本市先行先试;推进地方层面能率先实施的投资贸易便利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等配套措施。投资体制改革中,总的考虑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精简核准事项,市级审批核准备案权限能够下放给区县的,全部下放;精简前置审批要件,除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外,其它事项不作为项目申请的前置要件;推动投资管理重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启动滨海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域试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按照国家指导意见,结合天津实际,完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推动实施。
同时,深化完善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三个三年计划;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开展境外投资基金、外债切块管理、境外发行人民币债等试点;修订居住证管理办法;推进“三改一化”试点;推动收入分配制度重点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自贸区改革创新试验。
做好投资组织工作 扩大有效需求
抓投资总量,加强统筹推动,抓投资项目,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发挥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作用,加快落地实施;按季推出重点推动项目,主动服务,解决难题;建立“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储备库,动态调整。抓建设资金。综合运用企业债券、上市融资、股权投资、保险资金、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补资金缺口;推广使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支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扩大利用外资。
编制“十三五”规划 绘制发展蓝图
编制规划纲要框架。实施“百日攻坚”计划,3月形成基本思路,5月形成纲要框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初稿,按程序报审。编制重点专项规划。承担18项、联系推动16项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指导区县同步做好工作。三是加强“三规”统筹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形成一套表、一张图、一本书的“三个一”成果。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快优质要素资源聚集
重点组织实施“3311”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三项工作,落实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承接一批好项目,建立一套打硬仗的工作机制。
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市规划,修改功能定位及支撑依据,充实重点任务;制定配套改革方案,细化市场一体化、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制定协同创新方案,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优惠政策互认共享。三个领域是,交通领域,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搞好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完善海港空港服务功能,统一公路运输管理,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生态领域,完成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任务,加强能源开发利用;产业领域,编制指导目录和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完善功能承接平台建设。一批项目是,出台实施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意见,谋划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重点承接总部企业、教育医疗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和产业投资项目。一套机制是,整合各方力量,完善保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提升开放经济水平
统筹推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好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和城市桥头堡的作用。
编制规划纲要思路框架。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研究工作平台,组建高水平规划编制团队,研究大思路,提出大招法,2月中旬形成思路框架。谋划重大项目。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环渤海发展规划和本市“十三五”规划的衔接,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经贸和海洋经济等方面,策划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开展促惠上活动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帮助企业申贷。组织开展多轮次、多层面、多渠道政策宣讲,安排基层干部面对面为企业答疑解惑、耐心指导,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主动贷款、敢于贷款、诚信贷款。推动部门工作。统筹指导各区县做好企业贷款需求摸底调查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组织银企对接,让金融机构及时掌握企业贷款需求,发挥好部门穿针引线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放贷。与市金融部门搞好衔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流程和监管模式,增加贷款,促进实现活动预期目的。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天津
严控煤炭消费,落实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和清洁能源替代方案,完成80万吨削减目标;推进外电入津,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争取渤化集团内蒙能源化工综合基地获批;加强气源保障,扩大液化天然气(LNG)应用。
组织落实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快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拓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推动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设。落实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七里海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组织区县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做好向全国统一碳市场过渡前期准备;开展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试点。
强化价格管理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价格管理主要是价格监控、监督检查、价格改革和收费管理。修订定价目录。全面梳理政府定价项目,进一步放开部分价格管理,完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稳定价格总水平。落实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加强价格监测、成本调查;认真落实价补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
加强收费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改善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公共事业重点领域和房地产行业收费管理;制定充电服务费标准,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开展反价格垄断和各类专项检查,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同时,加快公共服务资源布局调整,推进基础设施和示范小城镇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