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摄影王健
收费难、管理难、与业主关系相处难,这是小区物业管理面临的普遍困境。然而对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东海里社区来讲,这些问题却不存在,东海里通过“社区物业自治管理”新模式,提高了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令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随即升高。
“我们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45个楼门,近7000位居民,之前一直没有物业管理,直到2012年市里旧楼区改造,小区的硬件设施跟上来了,物业管理也成了眼前的问题。”柳林街东海里社区的居委会主任范作芳告诉记者。
硬件改造好了,为何物业管理却“成了眼前的问题”?原来,东海里社区的居民大多是退休人员和低收入群体,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像新小区那样根据面积收物业费,许多居民表示难以承受。与此同时,由于小区公共面积有限,很难划分车位进行出租以补贴经营,不少物业公司也不愿意进驻。
经过居委会协调,东海里社区的居民决定在小区物业管理上“自治”,每个楼门的楼门长联合成立了东海里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张宝凤当选为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都是热心居民义务承担物业管理工作。”物业自治后,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经过政府统一招标的盛泰物业,三方签订了“准物业管理合同”:居民每户每月缴纳6元钱,盛泰物业提供保洁、保安等服务;物管会代表居民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提出意见。“小区大门24小时有人看守,4位保洁员每天把小区的道路和每栋楼的楼门、楼道都打扫一遍。”张宝凤告诉记者,这6元钱的标准是居委会帮着和物价局沟通之后确定的服务价格,居民都说真不贵。
为了切实维护好居民权益,物管会的居民代表每天排班巡视小区,有问题当场向物业主管指出,每月还会在居委会召开例会,为了沟通方便,这些大爷大妈还用上了微信、QQ。“讨论的就是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会议记录向居民公开。”记者随手打开今年5月的会议记录,讨论的是即将到来的夏季居民楼楼顶防漏和小区排水问题。“树枝挡了阳光、路上有宠物粪便,这些问题都能随时反映随时解决,真是不错。”居民宋玉兰大娘说。
“不少想买二手房的人,一看小区环境不错,物业费便宜,特别感兴趣,房价也涨了一些。”物管会成员、楼长李杰对自己的工作还算满意。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努力,居民都看在眼里,对物业公司工作的认可程度从物业费的缴纳情况上也可见一斑。“东海里的物业费缴费率稳定在七成左右,这在所有小区里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小区物业主管宋治说,目前物业公司在小区有13名员工,都是可享受补贴的“4050”人员,根据目前的收费情况,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转。“单这一点,已经比很多靠出租车位才能维持经营的物业公司强很多了。”
“我们小区规模不大,居民也都是老街坊邻居,即便有的居民想拖欠物业费占小便宜,也不好意思。”张宝凤说。但她坦言,目前物管会的运行还是靠热心居民义务参与,也曾有成员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退出。(撰文/孙岩朵通讯员/刘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