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南一幼儿园坐落在津南区八里台镇小黄庄村,是镇上较为偏远的民办幼儿园,八里台镇文化站社区元宵活动的第一站就是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堂“DIY彩灯”课程。
对折、裁剪、压花、翻转,工作人员细心教授下,小朋友们很快掌握了要领。大班的王中硕是最快完成的,并且在劳动中学会了分享的快乐。
新春做布偶、熬虾酱、吃元宵、编花灯等习俗在遍地高楼的津南区依然作为一项传统年俗继承着,尽管元宵节并不像春节那么热闹,但是温情总是贯穿始终。邻里间的“巧手”一相遇,还会切磋切磋手艺。
今年,“亲子互动话温情”成为了各社区的活动主题,猜灯谜、比彩灯,也为年轻的八零后、九零后父母搭建了交流平台,四岁的于曦拿着和妈妈一起制作的简易宫灯,特别开心,“柿子灯,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我要把它带回家里,给爷爷奶奶看看,妈妈说,代表了全家的团圆。”
家长王洪伟说:“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平时工作忙,现在通过这个活动有了感情的一种加深。平时过元宵节就是带着家人出去看看灯会、庙会,今年他自己做了一个灯,觉得比较有意义。”
津南区八里台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张淼介绍说,活动更多地体现节日的多彩,也将环保的理念,欢乐祥和的家庭观念贯穿进来,共同完成的花灯似乎也照亮着一家人新一年的和美幸福。“我们这个活动的主题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做灯笼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利用身边的素材,一个是环保,再一个是提倡孩子们动手,把这个节日过得有滋有彩。虽然现在什么东西都有,无论在商场、市场、网络上,我们都能采购到,但有一些传统是永远都不能丢的,一个是了解传统文化,再一个,让他们知道寓意,如吉祥、如意、温暖这样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