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3月19日14:00,天津市教委召开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几年来,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平区在学校软、硬件建设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为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校际间高位均衡,扎实推进初中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确保初中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运行,持续推进,和平区出台相关措施,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提前启动了教师交流、校长轮岗。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平区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教师交流工作,到2014年已有100多位老师实现互派交流定岗任教。初中从2009年秋季开学,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中学骨干教师互派交流活动,至今共派出了包括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共65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教师交流活动,实现区属学校与学科的全覆盖,教师交流方式从最初的轮岗任教,扩展到学科共建、研修学习、共同发展等模式。与此同时还启动了校长轮岗制度,名校大校的副校长到区内普通公办初中任职。校长轮岗和教师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优质师资资源的辐射带头作用,带动了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促进了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二是加大投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为实现学校硬件水平均衡,和平区委、区政府着眼全区资源,解放思想,通过大调整、大投入,全面提升和平教育的发展水平。通过两轮、多批达标建设,不仅100%的学校都得到了提升改造,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也大幅增加。几年来,我区共新建学校5所,提升改造校舍21所,对13所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仅2013、2014两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提升设备水平的资金投入就达到8亿元。
三是推进优质均衡的新举措。为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校际间高位均衡,在和平区原有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实施学区化办学,构建并逐步完善学校联盟办学和互助共同体办学新模式。
学区化办学模式,由学区片内优质学校校长担任学区长。在学区长学校的领导下,在教学教研、课程建设、德育联动、信息支撑、考核评价以及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教研方面,区教研室牵头以学区片内优质学科为龙头带动学区片内的教研活动,组织学区联合教研。在学区内课程资源共享方面,开展以校本课程、文体活动等为主要载体的相互交流活动,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三走",即“学生走”、“教师走”、“课程走””(学生走是指在学区片内有的学校建有特殊实验室、功能教室等,为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硬件资源,发挥它的辐射作用,学区片内其他学校学生可以走进这所学校上课,享受这些优质的硬件资源。)(教师走是指学区片内有的学校校本课程教师有一技之长,特点突出,这样的教师可以到学区片其他学校授课,使学区片内共享优质师资资源)。(课程走是指学区片内有的学校校本课程特色突出并且趋于成熟,这样的课程可以走进学区片内的其他学校,使学区片内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等等)。
学校联盟办学模式是将学区片内初中学校结成一对一学校联盟,学校联盟实施“八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特别是在干部教师交流方面加大力度,联盟学校之间互派管理干部将作为领队带领本校学科骨干教师顶岗任教,同时联盟学校之间骨干教师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结成手拉手互助关系,共同实现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校际间师资水平的优质均衡。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是学区内校际之间开展学科共建,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新的办学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区义务教育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