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随着震后雅安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恢复良好,近年来,野生大熊猫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村里的人就见过大熊猫下山来,在这里看到大熊猫不是新鲜事,我们都会自觉保护野生大熊猫。”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村民李秀芬告诉记者。
雅安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域,是全国和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市,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区域是邛崃山-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走廊带,大熊猫种群密度很高。
芦山地震发生后,当地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受损较为严重,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损面积1.66万公顷。专家指出,地震可能导致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破碎化,削弱和阻断着大熊猫的迁徙和遗传交流。
由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次生灾害的发生,不仅导致森林受损严重,也使得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在灾区重建规划中,雅安市突出生态重建的重点,通过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大熊猫走廊带建设、保护区重建等完善大熊猫保护体系。随着震后雅安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恢复良好,近年来,野生大熊猫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今年3月,据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结果公布,雅安市现有野生大熊猫340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54.8万公顷,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均实现了双增长。据统计,雅安市现有大熊猫栖息地分布于全市8县(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8%,较第三次调查增加了6.6万公顷。
据雅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雅安境内,建立了5个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目前,正着手建设和完善3个大熊猫保护基地、3条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该市石棉县境内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建成了我国首个大熊猫野外放归基地,成功放归多只大熊猫重返野外。
雅安市将依托宝兴、天全、芦山、荥经和石棉等县的大熊猫栖息地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大力发展大熊猫科研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