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手机逐渐成了夫妻间的“第三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场合,都拿着手机不停刷屏,这就是当下最为庞大的“低头族”。有句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坐在你的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种场景,在办理离婚手续的婚姻管理部门极为常见。日前,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大多数准备办理离婚手续的当事人都是对着手机,相互无语。在和平区婚姻登记处里,一对当事人,男的低头看手机,女的在一边唠叨:“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放不下手机。要不是因为手机,会闹到这种程度吗?”手机何时开始成为了婚姻中的“手雷”?
编辑动机
“以后同学聚会,结婚的一桌,离婚的一桌”,这则在朋友圈流传的玩笑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现实——离婚人数不断增多,让人们多少有些“不安全感”。特别是现如今,人们感情寄托的方式和接受外界“诱惑”的渠道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不断拓展:每天对着爱人没话,却在朋友圈里说不停;每天不和爱人亲密,却把手机捧在手心……几乎成了现在家庭关系中的常见现象。据本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本市的离结率(离婚登记人数占结婚登记人数的比重)已超过50%,而手机在夫妻关系中“搅局”已经成为重要诱因。
现状
离婚人数“创纪录”
“真离婚”的真不少
离婚得“拿号儿”?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本市一些区县的婚姻登记部门确实已经实行了这样的措施,有的区县甚至限定了每天办离婚手续的人数。一方面,是婚姻登记部门用这样的方式给想离婚的夫妻一个缓冲期,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要离婚的夫妻真是不少。离婚,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再是欲说还休的“隐私”,“过不了就离”成了中青年人“对自己感情负责”的一种态度。缺少包容、责任感差、容易冲动和外界诱惑等因素让“80后”直至“90后”们看轻了婚姻,让离婚数据不断被刷新。
2003年,在天津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的人数约8000对,2004年约10000对,2005年约13000余对,2006年约15000对,2007年近17000对,2008年18394对,2009年21160对,2010年24147对,2011年27803对,2012年30315对,到2013年则接近了40000对。在2014年,本市的离结率达到60%,而2015年一季度,离结率已超50%。2012年前后,天津离婚人数不断“创新高”,有关部门曾分析认为,这与一些人为了骗取低保、失业保险,躲避房产限购政策,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等而“假离婚”数激增有关。但近年来,楼市政策已重新调整,人们无需为了买房而去“假离婚”,持续走高的离婚数字曲线说明,“真离婚”的真不少。
离结率的提高,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维护自身婚姻的权利增大了,双方对婚姻的认同感增强了,社会尊重公民的人权和隐私程度有所提高。但同时,家庭成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年轻人的感情基础不牢固、关注自我感受、处事冲动等,也是导致离婚的原因。同时,离婚手续变简单、社会对离婚者的态度变宽容等,让人们认为“离婚不算什么”。还有就是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比如“包二奶”“嫖娼”等现象的存在成为严重侵害家庭环境的痼疾。
案例
手机比老婆亲日子没法过了
手机真的能成为夫妻间的“第三者”吗?记者调查发现,被手机搅黄的夫妻不仅仅是年轻人,一些中年人也深受其搅。43岁的何女士是今年过完春节离婚的。她的经历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婚17年,夫妻间有一定的感情,但日子久了难免缺少激情。这几年,智能手机一流行,夫妻俩的话就更少了,每天忙完,就是一人一部手机。特别是何女士的前夫,自从会用微信以后,每天抱着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家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后来发展到时时手机不离身。何女士起疑要查手机,双方就因此频发矛盾。最终,何女士还是从前夫手机里发现了对方与老同学的暧昧信息,双方解决问题时又都不冷静、不包容,最终无法调和,婚姻破裂。何女士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他每天对着手机的时间远远超过对着我的时间,后来,我们矛盾升级,分居,他还是每晚把手机捧在手里,手机比老婆亲,日子怎么过呢?”
分析
婚姻关系中的手机“六宗罪”
手机怎么成的“新小三儿”?天津市良友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咨询师郑得芬老师总结了手机影响夫妻感情的数宗罪。
一是通过QQ或微信“摇”出婚外情。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异地生活夫妻或一忙一闲的婚姻关系,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年夫妻,想“解闷儿”或“一夜情”找个刺激,没把握好尺度。
二是手机让朋友间联系紧密,以前的同学、现在的同事,从只是关注,发展到关心,聊来聊去聊成了婚外情。
三是手机让夫妻感情淡漠,双方都抱着手机,缺乏沟通,认为对方对家庭事务没有责任感,争吵越来越多。
四是手机让夫妻双方缺乏信任,因为经常性地查对方的手机、微信等等而出现信任危机。
五是手机里可能会出现各种信息,有的人就会受骗上当,损失钱财,这也会引发家庭矛盾。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天天拿着手机聊天,与朋友们攀比,引发夫妻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提示
放下手机多陪爱人离婚想清楚莫冲动
离结率持续走高,不少人觉得婚姻生活没有安全感,甚至不相信爱情,大家都想知道,这样的情况究竟怎么改变。单就婚姻中的“新小三儿”问题,郑得芬老师认为:现在,人们确实是离不开手机,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快速、方便、丰富。可是,为了家庭的幸福,还是要把握好与手机相伴的时间,在回到家里以后,放下手机,多陪陪爱人。通过语言、表情、肢体来表达生动、真实的情感,夫妻们应该珍惜现实的沟通交流。再有,用手机太久,影响身体健康,更影响家庭关系,夫妻都要学会控制。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如果爸妈都是每天抱着手机,孩子也会沉迷于此。
让离婚的当事人“想清楚”、稍稍放慢离婚的速度,是减少冲动型离婚的好办法。现在,当事人办理离婚手续,工作人员在发现一些夫妻有犹豫的现象时,会以协议订得不清楚、资料不齐等理由让双方再协商一下,有时候,一对夫妻一商量就是一个多小时,有的干脆决定“先不办了,想想再说”。这样也让一些夫妻放缓了“离婚进程”。在婚姻登记机关记者观察了一下,一对新人办完结婚所有手续大约10分钟;而一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大约要用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夫妻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冲动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为了减少冲动型离婚对家庭的影响,本市各个区县婚姻登记处将逐步配齐婚姻家庭辅导室,由专业人士为“准离婚夫妻”做危机干预,挽救有希望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