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王教恭曾当选为和平区第一、二、四、五、六届“十佳公仆”,是当选次数最多的一位,是和平区“十佳公仆”队伍中的早期代表人物。
上世纪80年代,王教恭担任和平区煤建公司经理时,和平区的管道煤气使用率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人们吃饭烧水都要用煤球炉子,更别提冬天取暖了。由于和平区地处市中心,居住人口密集,煤店场地狭小,不仅生产难,储存更难。送煤工作又脏又累,职工长时间超负荷劳动,使燃煤供应经常跟不上,买煤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难事。
为解决这一难题,王教恭提出了冬煤夏储的解决措施,组织五个煤业基层店开设了五个宣传服务站,宣传夏储冬煤的好处。从五月份开始,他带领煤建公司的职工和干部顶着酷夏挥汗如雨,加班生产,延长营业时间,到老百姓家中一户户送冬煤。入冬前,全区95%以上的住户都储存了冬煤,和平区煤建公司送出冬煤率连续七年在全市各区中名列第一。而他,却已记不清为此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
王教恭时刻把关心群众生活记在心上,为了保证燃煤供应,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遍了全区43个煤业门市部和23个生产车间,并在市级媒体公布电话,对和平区的居民群众做出承诺:“谁家没煤打电话,八小时送到!”有一位住在和平区的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看了报纸半信半疑,随手拨了一个电话,要了200块蜂窝煤,谁知下午这位老记者的窗外就传来送煤工人的招呼声。这位老记者随即在报纸上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称赞和平区煤建公司的这一措施。因旧城区改造一部分群众住的周转房在西青区,王教恭还多次到李七庄等地送煤入户。他说:“只要是和平区的居民,搬到哪里,我就送到哪里,保证让全区14万户居民家家温暖过冬”。
刚刚开始推广使用蜂窝煤时,距冬季供暖期很近了。区政府要求煤建公司用10天的时间,做好居民冬季蜂窝煤供应,一定让每一户居民都有冬煤取暖。王教恭和班子成员紧锣密鼓,抓紧落实。一方面积极联系制作蜂窝煤的原料,依靠市煤建公司各生产厂将蜂窝煤原料发送到和平区各蜂窝煤生产加工点;另一方面督促厂家让轧蜂窝煤的机器尽快到位。新兴街同安道地区需要蜂窝煤的居民户最多,王教恭发动公司全体干部进行会战,凭着一股舍命拼搏的精神,与机关的青年一起人拉肩扛,楞是在机器下面装上几个辊轴,把机器推到了居民楼边,又想方设法解决了设备供电问题,把原料调进来,每户200块,一边出一边装车,马上送到居民家中。就这样,经过十天奋战,区里每户居民家中都有了铺底煤。
退休后的王教恭活跃在和平区关工委宣讲团的岗位上,深入到中小学和社区,参加报告会、故事会和座谈会,向中小学生宣讲艰苦奋斗的故事,畅谈亲民爱民的感受,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贡献。现在,王教恭还担任着区“十佳公仆”协会副会长的工作,他保持着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在举办“远学焦裕禄、近学‘十佳公仆’”大型展览和绵阳道地区综合改造中,为充分发挥“十佳公仆”和公仆协会这条特殊渠道的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在为政府解忧,为群众办事,为企业服务,为和平区发展作贡献中发挥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