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72岁的王友田大爷从退休那年就加入了东丽区文明志愿者的队伍,一干就是12年。在东丽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社区道德讲堂和下村服务的活动中,总是能见到王大爷忙碌的身影。
记者来到东丽区津塘路与跃进路交口,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王友田大爷正拿着小红旗一边对过往车辆进行督导,一边耐心地劝说,“好!直行!慢行,慢行,注点儿意带着孩子!”
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的早高峰时间,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王友田和文明交通劝导队的志愿者们都会准时上岗执勤,他们在跃进路、先锋路、栖霞道等东丽区的中心城区车多人多的路口,维护交通秩序,劝导不文明的行为。刚开始很多过往群众不理解,觉得他们多管闲事儿。王大爷说,“我碰到一次,我从老远就看着过来了,我就给拦住了,我说大姐你这儿太危险了,前面是两个儿子,后面的是妈妈,三代人四口骑着电动车还那么快,红灯还闯多危险。她说我去二号桥有急事儿,我说时间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我说你下来吧,你不是去二号桥吗,我给你打个的,我叫了个的车,送完以后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王友田在文明督导中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四心”督导法,就是要有“热心、爱心、恒心、耐心”,文明督导员们都按照这个方法开展文明督导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理解和认同他们的劝导,大大提升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自觉性。
东丽区在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开办了“公民道德流动大讲堂”活动。王友田义不容辞地当起了道德宣讲员,以“弘扬孝道文化、争当文明市民”为主题为居民群众们做宣讲报告,他总是在课前翻阅大量资料,认认真真撰写宣讲材料,每场都是以深入浅出的道理、生动的语言、轻松的互动方式深深打动了群众。王友田说,“孝道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也是美德,道德讲堂主要是提高群众对国家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通过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
王友田的道德文化的宣讲入情入理,赢得了很多群众的信任。每当遇到生活上想不开的问题就经常打电话给他,每次王友田都竭尽所能,耐心开导,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家住詹滨西里社区的困难户赵君母女生活无依无靠,赵君患有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王友田知道后带着志愿者去他家帮着做卫生,积极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赵君妈妈说:“家里就我们娘俩,对我们特别关系,总开导我,天热了别总着急啊,自己身体也得注意。”
不仅如此,王友田凭着书法特长,担任书法志愿服务队队长,经常带着小分队参加东丽区每周日的“周末大集”书法义卖、送福下乡活动,撰写对联、福字、名言警句等书法作品送给群众,还组织了多场书法义卖,将义卖的款项捐给贫困孤残学生等弱势群体。东丽区文明办负责人韩爱玲说,“王友田大爷是一位常年活跃在乡村里巷的优秀志愿者,他义务做道德讲堂,文明劝导,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引导群众弘扬孝道,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持之以恒践行着雷锋精神,传播着正能量。”
当义工这12年以来,王友田为群众宣讲传统美德200多场,组织送“福”下乡、书法义卖活动100多场,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万多个小时,志愿者们都从心底里佩服他。“王大爷是一个热心的人,真正做到了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对残疾人照顾帮助这方面,也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社会上各方面王大爷都倍儿周到,他是一个说话开朗,工作特别干练,不像一个这么大岁数的人,说到做到,这点儿让我特别佩服。”
王友田大爷每天忙碌但是特别快乐,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当志愿者最大的收获,自己能在退休后为社会做奉献,特别高兴。“作为志愿者,一定要尽已所能,奉献社会,传承文明,引领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