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开路尖兵”王磊
爆炸发生时,正在查铺的武警滨海新区支队第十三中队中队长王磊一面迅速要求部队紧急集合,一面跟大队长驾车直奔前方侦察。8月12日23时45分,王磊和同事已经到达距离核心现场不足二百米的跃进路。险情刻不容缓,王磊通过热线电话将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向在支队作战勤务值班室的值班领导作了汇报,随后他立刻带着战士疏通道路、抢救伤员,连续奋战了一夜。
为嘛撤我下火线?
13日上午,王磊突然接到一道任务转换命令,他被安排前往后方开发区二小安置点维持秩序。“为什么让我撤下来?”对于这个命令,王磊多少有些抵触。在这里驻守了20年,他和战士们熟悉每条街道,对这片土地、百姓有着太深的感情。可当他到了开发区二小,心中的不快立即烟消云散。“受灾群众、志愿者及各类物资都在涌入、非常混乱,哭喊声、吵闹声、呼寻声交织成一片。”王磊马不停蹄地组织战士疏导交通、安置人员、发放物资,20多分钟就初步恢复了现场秩序。
作为最大的安置点,最高峰时这里收拢了千余名群众,三分之一都有伤。官兵细致地进行处置,较重的就赶忙送往医院,轻一些的就扶到医疗点进行处理,治疗完的就记在本子上,定时去看一看。作为指挥员,王磊显然更加忙碌。他往返于各个点位,整整30多个小时粒米未进,实在困了就和衣席地眯上一下,一有情况立刻起身。
用行动安抚遭变故的百姓
“老百姓遭这样的变故,已经很不容易,我们不能生冷、片面地执行任务,而是用行动安抚、温暖他们。”几天来,这句话被王磊反复强调。一日三餐,王磊都要跟着民政负责人挨个儿送饭,了解大家有什么难处、什么需求,并帮着协调解决,一趟下来有时需要两个小时,他自己却没有准点吃顿热乎饭。居民张大爷的家距离核心区特别近,受到了不小损失,老人固执地想要回去看看。“我的战友们都在一线巡逻,他们会给您看好家的。”他的坚定平复了老人的心情。
现在,群众逐渐离开了,安置点里慢慢冷清了下来,可王磊的工作量却丝毫未减。随着各类物资的进入,这里成为了调配储藏点。“王队,有500箱罐头需要卸车”、“前线防割手套没有了,抓紧调配。”由于中队人手紧缺,王磊自己每天要在哨位上待12个小时。
“主心骨”陈靖
爆炸发生后15分钟,他们是除消防外第一支整建制挺进核心现场的部队。此后的16昼夜,从先期疏散群众,设卡警戒,清理现场,陪市民入户取东西到后期武装巡逻,一直坚守一线,他们是武警滨海新区支队的战士们,用三大队大队长陈靖的话说,他要为这场特殊战斗中的战友点赞。
每天爬楼280层 清理垃圾160吨
接到前方王磊的情况通报,大队长陈靖率特战中队快速突入现场。大约20分钟后,后续部队也挺进海港城、启航嘉园等小区,迅速对现场实施封控。因为距离核心爆炸现场仅有六七百米,出于对业主人身安全的考虑,他们对小区业主实施紧急疏散。转天上午10时许,大批业主返回取东西,陈靖率八十名战士紧急增援,协助公安控制住局面。随后几天,他们又先后清理楼道碎玻璃、摇摇欲坠的门窗,清理出因爆炸撒落小区的白色结晶体(氰化物),帮助清理市民厨房垃圾以及冰箱中的腐肉、蔬菜共160吨。因为要陪同市民入户取东西,陪房管部门、电梯公司勘查房屋,加固电梯,武警战士最多每天爬楼梯280层。
八哥学舌 让人们虚惊一场
一身橄榄绿军装,成了海港城等几个爆炸中受损小区居民心中的“主心骨”,帮家中被困老人转移,替孩子寻回心爱的宠物,战士们都是有求必应。一直坚守一线的陈靖讲述了一个小故事。14日中午,战士在巡逻至海港城一座联排别墅时,突然听到了孩子的说话声。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参谋长带领陈靖等人进入别墅,搜寻几遍都没发现被困人员。最后,战士们在别墅的地下第二层发现了两只“八哥”,原来,孩子的说话声来自它们。人们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退伍老兵 申请晚退役几天
参加救援抢险的三大队的武警战士中,有134名即将退伍的老兵。原本,他们将在9月初的阅兵后,脱下军装复原回家。爆炸事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冲到了救援一线,直到前天才奉命撤下休整。然而,他们又向上级领导申请再返一线,“请让我们晚几天脱军装,我们要为第二故乡多做点事儿,让市民少受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