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记者在武清区黄花店镇西田庄村支书杨劲松家中,见到一对双耳掸瓶,瓶身为白色,瓷器画面以花鸟为主,保存十分完好。说起掸瓶的来历,杨劲松打开了话匣子。
1992年时杨劲松是一名电工,负责村内电路维修和电费收缴,村里有一位王老太太,家里比较困难、生活拮据,出于同情,杨劲松自掏腰包,为老人垫付了近一年的电费,平时老人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后来杨劲松到党校参加青年干部培训,回来时才得知老人已经去世。“当时王老太太的儿子找到我,并给了我一对掸瓶,说是老人临终时的嘱托,为了感谢我一直以来的照顾。”杨劲松回忆道。那时杨劲松听村里人讲过,这对掸瓶是王老太太的陪嫁品,按时间计算,应该是民国之前的东西。而这对掸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对双耳瓶。杨劲松说,当时他的家里也有一对掸瓶,但是单耳的,他听村里老人说过,文革时期要破除四旧,这样的瓶子就算不被毁了,也要被掰掉一个耳朵。但是王老太太平时为人和善、低调,从不与人结怨,可能是这个原因,使得这对掸瓶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2005年左右有好几个回收老瓷器的人找到杨劲松,想要从他手中高价买走这对掸瓶,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杨劲松说,对他来说,这不只是一对掸瓶,更是王老太太对他的信任与认可。他会好好将这对充满人情味的掸瓶保存好,让它激励自己多为大家做好事、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