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下,老年人逐渐成为理财市场比较活跃的“生力军”,但也是最需要提高理财风险意识的“高危族”。银行理财师王云端提醒老年人,不要过度看重金融产品的高收益、长周期,以及推介人员的口头承诺。本金安全、支取便利,不盲目跟风,应该是老年人理财的首要原则。
不盲目追求高收益
股市牛了投股票,债市好了抢债券,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了就把钱集中到一个银行账户,这些跟风理财的现象,时常发生在一些老年人身上。追求超额利润,不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这是老年人理财的大忌。因为理财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也越高。老年人理财多是用养老的钱,如果把这部分钱用于高风险的投资,很可能会有损失本金的风险。所以,老年人理财之前,务必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
理财要留有应急款
有的老年人在选择金融产品时,注意到了本金的安全性,但却偏爱长期产品,好像这样做又省事又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其实,这种做法忽略了养老钱的应急特点。一旦家庭需要应急资金,就会“捉襟见肘”,非常被动,还可能因为提前支取而损失收益。因此,老年人理财时,一定要适当选择一些短期理财、货币基金,合理保持家庭的现金流。
不能听信口头承诺
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老年人在金融机构选择产品时,对销售人员的介绍和口头承诺格外关注。但如果老年人只注意收益、周期等简单信息,而不了解满足收益的具体条款,则很可能被销售人员误导。所以,老年人在购买自己不熟悉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重点关注产品投向、风险等级、收益分配及风险保障措施这几项要素,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在合同文件上签字。
老年人理财三大误区
追求超额利润,不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这是老年人理财的大忌。
偏爱长期产品,一旦家庭需要应急资金,就会“捉襟见肘”。
对销售人员的介绍和口头承诺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