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纳释放并加以利用。日前,中国住建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订谅解备忘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打造集将雨水“渗、滞、蓄、净、用、排”一体化的样板城市。
记者昨天在生态城锦庐社区看到,这里虽是一个有上千人口的居民小区,却更像一个生态花园。“屋顶的集雨系统可将雨水全部导引至地面上的两处下沉式雨水绿地。”生态城市政工作人员说,普通小区绿地大多是凸起式,层次感强,但降雨时容易把雨水和泥土带到地面造成污染,“这里的绿地采取‘海绵’设计理念,下沉式设计将雨水‘锁住’,既在达到饱和时渗透入水体使植物成活,又减少市政管网排水压力。”
走在生态城的街道上,脚下的地砖用的是渗透性新材料,公路也是透水路面,可消减雨水径流量达20%。“生态城将建设包括13条市政道路、4座雨水泵站、8个城市公园、2项水系治理工程、40余个绿色建筑等一系列示范项目,这些工程可增加自然绿化面积31公顷。”工作人员说。目前,生态城还将蓟运河、蓟运河故道、静湖共计10平方公里水系湿地完全保留,下雨时“吸水”,干旱时则“吐水”滋润绿植,使生态城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远高于本市其他区域。这就如同纽约中央公园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城市绿洲”设计理念,为居民减压增氧。
“渗、滞、蓄、净、用、排”,雨水经过这一系列过程,终为城市利用。记者看到,生态城在雨水泵站出水口设置了5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同时,生态城设置了8个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收集利用雨水约2800吨,用于灌溉、市政浇洒和冲洗屋面光伏发电板;经过净化的雨水排入故道河、静湖和慧风溪水体,融入水系,更成为居民休闲亲水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