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2015年天津市供热工作暨燃气安全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本月底全市将完成注水、打压、设备调试、冷态运行等工作,做好升温送热准备,确保及时供热。
据悉,今年本市供热面积达3.73亿平方米,服务规模创历史新高,涉及居民310万户。近5年来,全市集中供热面积新增8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其中中心城区达到97%;全面完成中心城区煤改燃工程,每年减少燃煤消耗37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65万吨;累计改造供热旧管网1200公里,供热计量面积累计达到1.1亿平方米。全市供热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热电联产、燃气和清洁能源比例达到64.7%,燃煤锅炉下降到35.3%。
根据部署,当前各区供热办对燃煤、燃气供热锅炉展开全面检查,对检修不到位的立即监督整改,防止带病作业。11月10日前,今年新改燃的锅炉做好设备调试,配套调压站逐一进行隐患排查,杜绝燃气带水现象,确保气压稳定。
按照市政府要求,全市热电联产、燃气锅炉及燃煤锅炉目前开始冷态运行,并做好提前点火准备,按统一部署点火供热。从今天开始,各供热单位全员上岗,入户维修和应急抢修队伍全天候待命,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问题。从11月1日开始,对全市供热站点现场检查,重点检查点火升温、安全用水、室温达标、及时维修等。对不按期供热、间歇供热、供热不达标的单位,在全行业内进行通报批评。
52座燃煤锅炉房改燃并网
中心城区实现无燃煤供热
记者上午从市政府召开的天津市供热工作暨燃气安全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随着52座燃煤锅炉房近日完成改燃并网,标志着本市中心城区改燃并网任务全部完工,实现了中心城区无燃煤供热的目标。
改燃并网工程是本市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今年本市中心城区的改燃并网工程,共涉及供热总面积6170万平方米,包括47座改燃气、4座并网、1座改地热。工程的完工极大减少燃煤消耗,大大减排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效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
根据部署,本市将进一步优化供热结构,明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计划淘汰燃煤锅炉46座,散煤治理任务129万平方米。此外,深化供热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供热项目建设与运营。
“十三五”末全市集中供热率将达96%
更多居民享清洁能源
记者从上午召开的供热工作暨燃气安全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获悉,今年起,本市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到“十三五”末全市集中供热率将达到96%,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将达到81%,更多居民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实惠。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热电联产、燃气和清洁能源比例达到64.7%,燃煤锅炉下降到35.3%,已经逐步构建起以热电联产为主,多种能源形式为辅的集中供热格局。结合全市区域开发,以清洁能源为主,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
据悉,本市散煤治理工作进展快,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5月开始组织推动全市376个片区、403万平方米、7.4万户居民的散煤供热治理,和平区、南开区率先完成改造任务,其他区县年内完成总任务量的50%,明年9月底全面完成。
燃气设施建设实施五项工程
居民用气更加安全方便
记者从上午召开的供热工作暨燃气安全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本市明年加强燃气设施建设,将重点实施五项工程,更好地保障居民用气安全方便。
据悉,这五项工程分别为:加快燃气高压主干管网抢修中心建设;继续开展燃气老旧管网改造,重点对管龄15年以上,维修频度大的管道实施改造,明年完成外网改造100公里,户内立管改造3万户,开展户内灶具连接管改造30万户;完善区域供气管网,利用工程改造解决稳定供气隐患,将北辰区双街、东丽区徐庄子两处区域管道供气小区纳入市政管网供气范围,保障该地区供气稳定,完成东丽大毕庄、小东庄,北辰小淀8000余户并网改造工程;清理燃气管线占压,纳入明年计划的185处将全部完成;推进城市家用炊事散煤治理,方便居民安全使用。
工程手段解决供热难点
增加房屋保温提高供热效果
记者从上午召开的供热工作暨燃气安全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获悉,今年本市通过实施供热旧管网改造、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单户分环改造等多项举措,进一步解决居民供热难点,提高房屋保温性能和供热效果。
据介绍,今年本市共实施供热旧管网改造100公里,重点解决了15个供热站、39个薄弱点的供热故障频发问题。河西区东风里、红桥区飞岳公寓等56片小区、114万平方米实施供热单户分环改造,供热实现单户循环控制,以往老旧管线腐蚀、老化、堵塞问题直接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河西区气象北里、南开区昔阳里等34片小区,对老建筑的外檐、门窗、屋顶等围合结构进行改造,完成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09万平方米,使得这些老建筑墙体保温性能大大增加,从内到外实现升级,不仅更加节约能源,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