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加大服务力度 推进康复训练

河西区残联以肢体、智力、精神、聋儿语训及视力五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26个社区康复站为依托,形成了以机构康复为指导,以社区和家庭康复为基础的康复训练网络。5年累计出资298.52万元,为3263名精残人提供免费医药卡;为4678名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助视器、盲杖等各类辅助器具累计5024(台)件。
河西区残联近年来充分利用各类区级康复指导中心资源优势,开展各类残疾人医疗康复和功能恢复性训练,面向社会接待康复咨询与指导服务。
他们坚持每年为困难残疾人发放免费“康复治疗卡”,使1000名残疾人受益。近年来,全区先后投入22.56万元,在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个街道社区建立了26个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形成了残疾人康复服务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实现社区康复无盲区。各基层康复站在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康复知识宣传、需求调查和转介服务的同时,对社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入户残存功能测定,由康复医师“量体裁衣”进行个性化康复指导,按实际需求适配小型辅助用品和康复训练器具,建立家庭康复档案,进行跟踪随访和康复效果的评估,使残疾人得到了就近、贴心的便利服务。
5年来,区残联累计出资298.52万元,为3263名精残人提供免费医药卡;为4678名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助视器、盲杖等各类辅助器具累计5024(台)件;推荐5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和86名孤独症儿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先后组织9批4853名残疾人参加了免费查体活动;对全区26850人开展了残疾人康复需求实名调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区残联还与区卫计委合作,每年为100名残疾妇女进行妇科体检。他们定期聘请专业机构专家,组织四期康复员及社区康复协调员专业培训,307人获得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及康复办颁发的资格证书。
2016年,河西区残联将进一步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康复机构训练服务评估体系,将康复技术指导和适宜的康复器具送到每一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中,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